诗中李杜,棋仙范西屏和棋圣施襄夏

范西屏,幼聪颖,3岁时见其父与人弈,常在旁牙牙指画 。后拜名棋手山阴俞长侯为师,潜心钻研,13岁即崭露头角,16岁随师游松江,屡胜名家,成为国手 。20余岁游京师,与各地名手较量,战无不胜,名驰全国 。他弈棋出神入化,落子敏捷,灵活多变,被后人称为“棋仙” 。
当时能与范西屏抗衡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四大家之一的施襄夏 。不过,据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施襄夏思路不如范西屏敏捷灵活,两人对弈,施襄夏常锁眉沉思,半天下不了一子,范西屏却轻松得很,似乎全不把棋局放在心上,甚至应子之后便去睡觉 。有一回对局,范西屏全局危急,观棋的人,都认为他毫无得胜希望了,必输无疑 。范西屏仍不以为然,隔了一会儿,他打一劫,果然柳暗花明,七十二路棋死而复生,观棋者无不惊叹 。
【诗中李杜,棋仙范西屏和棋圣施襄夏】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字襄夏,号定庵 。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清代著名围棋国手,与程兰如、范西屏、梁魏今并称“清代围棋四大家”,与范西屏、黄龙士并称“清代三大棋圣” 。
幼时性拙喜静,羸弱多病,受父熏陶,工诗善琴 。见同里范西屏学弈,年十二而与师俞长侯齐名,慕而同学,不久与范争先 。后又得徐星友指教,授以《兼山堂弈谱》,刻苦钻研,锐意深求 。清雍正十年( 1732 ),与前辈国手梁魏今同游湖州岘山,梁魏今指着萦洄荡漾的山泉说:“你的棋已很不错了,然而你能明白个中的奥妙吗?弈棋如流泉,行乎当行,止乎当止 。”施定庵听后茅塞顿开,遂悟自然之理,棋艺精进 。十七、八岁,与范西屏同列为当代第一国手,并称“棋圣” 。两人在雍正、乾隆间同时驰骋棋坛,所向披靡 。《中国围棋》说:当时“中国的弈坛,就为同是浙江海宁人的两位棋圣称雄了四十多年 。”“海内翕然称之,无异辞也 。”
范、施两人棋艺各擅其妙,难分高下 。行家比作“诗中李杜” 。时人评论说:“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 。”乾隆四年( 1739 ),两人曾对弈于当湖(今浙江平湖),前后十局,胜负相当,即我国围棋史上著名的“当湖十局” 。气势磅礴,杀法精紧,代表了清代棋艺的最高水平 。施定庵晚年客居扬州,著《弈理指归》 2 卷,后又著《续编》,与范西屏《桃花泉弈谱》同为后世弈者所必读 。
范西屏和施襄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相聚时日便不多了 。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 。以后,乾隆四年时,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 。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 。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 。“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 。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 。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 。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 。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 。”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
范西屏和施襄夏棋力远在众多棋手之上,能与他们对子者寥若晨星,一般棋手者如张氏父子,受子后方可开局 。当时受棋者从二子到十一子不等 。凡让子者,均称指导棋,是当时培养后进的一种较为实际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范、施二人都亲自面授了不少门徒,为发展围棋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