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人衣服都是好几层的究竟如何过夏天( 二 )


如五月初一尚穿着薄厚“绵褂”,到了端午时节便统统都是“袷纱袍”“袷纱金龙褂”、又或“单纱袍”“单纱褂”了 。端午时所言“袷纱袍”,现在也称夹纱袍,即指有衣里的服饰,统统称为夹袍 。六月份时就只穿了“单纱袍”、“单纱褂” 。
又如鞋袜,五月份穿“白布绵袜”和“皂靴”,六月份就变成了“青缎鞋袜” 。
这是比较典型的,根据季节和温度,换不同之质地的衣料和薄厚的材质 。
顺便看一眼八月份中旬,纱袍就全然不见踪影了:
八月十七日
从圆明园启程驾幸木兰 。是日,奉三无私有供 。戴藤子两缨冠,穿蓝宁紬薄绵巡幸袍(蓝线缎袷套袖),红青缎厚绵巡幸褂,黄线巡幸软带拴绣花折金线珊瑚云大荷包,大荷包内装黄宝石古钱盒,左边,白布绵袜,纺丝单套裤,青缎绿牙缝凉里尖靴 。至供前磕头毕 。乘船至含经堂进早膳毕 。繋酱色褡裢袷都什希装红黄缎火镰袱,出大东门 。
清代甚至还规定了何时换装 。如《大清会典》卷二十九记载:“每岁春季换用凉朝帽及夹朝衣,秋季换用暖朝帽及缘皮朝衣,于三九月内,由部拟旨,预期请旨 。” 也就是说时间到了还会下诏书,规定你穿什么,就得穿什么 。至于天气变化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
清代或许存在为了“既不抗旨、又不被热死”的另一种避暑方式 。以前曾经见过吉服袍“下裳”的图片,当时很多人猜测这或许是由于清代有“袍褂相连”制度(即正式场合穿衣时必须穿着外褂,而不能只穿袍),很多人在天气较热的节日庆典(称“花衣期”)(注:由于夏季花衣期有“免褂”制度,所以可能是春秋季节炎热时所穿)需穿吉服袍褂时,取了个巧,就只做了露在外褂下面的吉服袍下半部分,而不做被外褂遮住的上半部分,从而避暑:

一个正常的吉服袍(找不到大臣的了,再让乾隆上一次镜):
一个按照规矩穿着吉服袍褂的样子(贝勒弘明像):
当然,关于这种吉服袍“下裳”是因为担心太热才做成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猜测,未必正确 。也有可能是譬如:太穷做不起一身或是被某些脑残收藏家给剪了 。
至于民间的普通民众,虽不强行要求,但大体上也是按照季节来穿合适的衣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