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三年(744),正月,唐玄宗亲自倡导了一次盛大的饯别活动,规格之高,仪式之隆重,参加者之多,均属空前 。
饯别的主角是写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 。当时他已经85岁高龄,因病恍惚,上疏请求告老还乡 。玄宗同志同意了 。
在帝都的高官基本都参加了饯别活动,可谓大咖云集 。
唐朝的规矩,你懂的 。但凡送别,一定要作诗,或者折柳枝 。于是,有37人当场写了送别诗,流传下来 。连唐玄宗都写了 。这跟我们现在搞欢送宴会,都要合影发朋友圈一个样,区别可能是逼格有高低吧 。
参加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很特别 。他是一年多前,唐玄宗特意下诏书征召进京的,当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他与贺知章喝过酒,都是“酒中八仙”天团成员 。
他叫李白 。
而最爱君今天要写的人是王维 。按照通行的说法,他与李白同岁,都出生于701年 。
时年43岁的王维,并没有参加这场著名的饯别活动 。
1.最爱君在写王维之前,专门把这个问题丢到几个好友群里,问大家:王维为什么缺席这次活动?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王维从未说过他为什么缺席 。我们只能去找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 。
一个学国画的师妹说,王维缺席,是因为他躲起来了 。一个田园山水诗人,跟这种热闹的氛围不搭 。
这个解释一出来,群里就被一个个大拇指刷屏了 。
但最爱君告诉大家,这个解释看似最符合我们对王维的认识,其实是错的 。
王维没有躲起来,他当时任的是一个叫侍御史的从六品上官职,官阶太低,没资格参加 。
【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政治牺牲品,唐玄宗为何下手这么重】而李白获邀参加的两个要素,王维一个都不具备——他既不是唐玄宗的红人,跟贺知章也不曾过从 。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就错过了 。
贺知章返乡后,没多久就过世了 。王维再无缘与这名旷达、好酒的老诗人相识 。
更大的遗憾是,盛唐诗坛的两个大咖,李白与王维,彼此错过,终其一生,未曾晤面,互不相识 。
他们都曾在相同的时间待在相同的城市,都有一些共同的朋友,他们肯定都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生命与诗均没有交集 。
2.有些学者说,李、王二人不相识,是李白看不起王维,不屑认识这个人 。
这个理由,确实道出了两人的性格差异,一个狂放不羁,藐视一切,一个谨小慎微,服从流俗 。个性张扬的人,往往会把内敛平和的人看得一无是处 。
但从现存的诗作来看,两人应该有在暗暗较劲 。
比如,都写思念,一个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都写送别,一个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个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都是唐诗细分类别的扛把子之作,几乎难分伯仲 。
现在,李白的诗名比王维盛,但他们的同时代人殷璠则认为,王维与王昌龄、储光羲才是开元、天宝诗坛的代表人物 。即便到了后世,说唐诗,李、杜以下,一定要说到王维,而且很多人私底下更喜欢文人味十足的王维 。不仅因为他的诗,最关键是他的为人更符合大众审美——他的个性与经历不难模仿,但李、杜的就很难 。
比起李、杜单纯以诗人身份扬名,王维的才艺也更为全面,在古代文人所能精通的领域,他都玩得很溜,耍出了新高度 。他的书画、音乐与禅理,几乎跟他的诗一样出名 。这样的全能型选手,恐怕只有后来的苏轼能跟他拼一下了 。
- 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哪里是你们能理解的来的?
- 都说王莽是quo;穿越者quo;,但是其中一条证据证明了他不是穿越者
- 清代的四个禁区,禁区的历史是由来的,还好没有分裂出去
- 中国从美国手上拿到过多少好东西,完全超出你的想象
- 秦朝最忌惮的一句谶语末代楚王的亡秦必楚,最后却...
- 宋徽宗皇后郑氏简介显肃皇后郑氏怎么死的
- 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 鲁迅简介文学大家鲁迅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孔子简介孔子及其儒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左宗棠简介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