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特别报道|寻亲者,在路上——今生只想活个明白( 二 )



刘平|特别报道|寻亲者,在路上——今生只想活个明白
文章插图
2020年5月18日,寻子32年的母亲李静芝终于和儿子团聚。 资料图片
真实而又遥远的“团圆”
但不管怎样,常丽终于知道了自己来自江苏溧阳,这让她在一片迷茫中看到了大致的方向。2005年春天,带着一颗激动的心,在丈夫和孩子的陪伴下,常丽踏上了前往江苏溧阳的寻亲之路。
由于缺乏精准信息,常丽这次寻亲并没有特别的目标和规划。他们先后去了溧阳市民政局和几个派出所,但没有查询到进一步的信息,只好失望地回到了邯郸。
20多天后的五一前后,常丽接到了来自溧阳的电话,说有疑似她家人的信息。于是,常丽第二次南下寻亲,但结果依然是没有结果。
2006年,常丽第三次去溧阳寻亲。“这次,我买了溧阳地图,租了一辆自行车,找了个小旅馆住下,打算骑自行车到溧阳东南那一带去找找。”常丽说,在走访的过程中,她认识了当地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孩子也被领养到邯郸了。这种特殊的“地缘关系”,让这对老夫妻对她十分亲切,建议她住家里,不要无目的地寻找了,留下资料,他们帮着打听。后来,这对老夫妻还在当地的电视台上帮常丽发布过寻亲信息。
三次南下寻亲的经历,让常丽感觉找到亲人太难了,没有具体目标,就等于大海捞针。但常丽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加入了相关的寻亲群,随时关注着这方面的信息;2019年3月,也曾参与血样采集,并将血样存入苏州大学基因库,期待着与家人DNA比对成功的那一天。
与常丽一样,邯郸的彩英(化名)也是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抱养的孩子。不同的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足的家庭环境,而且有哥哥姐姐,小时候阳光快乐,长大成年后各方面也很顺畅。“唯一想做的就是弄个明白,我到底从哪儿来的?”彩英说,虽然年过半百,总感觉自己活得不明白。
出生于1971年的彩英,从2016年开始加入了多个寻亲的群组,也进行过血样采集保存在苏州大学基因库 。其间,她曾先后四次去江苏江阴、溧阳等地寻亲,有一次正值身体不适,是架着双拐、在大家的帮助下前往的。
【 刘平|特别报道|寻亲者,在路上——今生只想活个明白】“养母对我与亲生孩子无差别,我也不忍心让家人担心。养母去世后,2016年才开始打听自己身世,最后还是养父不经意地提到我是从溧阳来的。”彩英说,得知来自溧阳后,一位寻亲的姐妹帮她在当地民政部门找到了被领养时的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显示,1972年6月,养母通过三级证明信领养了一名叫“杏芝”的女孩,并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
常丽和彩英知道了来自江苏溧阳,但寻亲同样是大海捞针。一次次希望与失落交替中,进退失矩。失落之极想放弃的时候,又安慰自己权且当“再出去旅游一次”;嘴上说要退群,可心里又唯恐错过寻亲群里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刘平的妻子吴香婷先后七次陪丈夫去江苏寻亲,第七次从江苏返回时,夫妻俩都绝望了。“我们当时流着眼泪说,苏州,再见了!以后再也不来了!”说起寻亲往事,吴香婷禁不住哽咽起来。可喜的,他们夫妻很快就有了第八次苏州之行,这次是寻亲成功——认亲。

刘平|特别报道|寻亲者,在路上——今生只想活个明白
文章插图
DNA技术民警对血样进行检验比对。邯郸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供图
与常丽和彩英相比,1976年出生的张书红就显得幸运一些,今年公安部部署和深入推进“团圆”后,张书红就在邯郸当地公安部门采集了血样,后经过DNA比对,很快就找到了远在江苏溧阳的父母。“平安常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张书红7月3日与家人相见的过程,全家50多人举着牌子、抱着鲜花迎接失散44年亲人的场景,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张书红也感觉自己做了一场梦,日思夜想的“团圆”真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