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

长勺之战是春秋初期,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之间发生的一场车阵会战 。这次会战是我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 。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邑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虽然各诸侯国表面上还尊周天子,但实际上王室已经衰落了,各诸侯兼并、大国争夺霸主不断引起纷争 。齐国和鲁国相邻又都是西周初期就分封的诸侯国,在这样动荡的时期,不断产生摩擦 。长勺之战就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 。
当时鲁国占据着今山东南部的地区,都城在曲阜,它保留了很多周的礼乐传统 。但就国力和疆土而言鲁国却不如齐国 。齐国本是太公吕望的封地,在今山东东北部地区,都城临淄 。那里土地肥沃,有丰富的物产 。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大国 。
公元前686年冬,齐国内乱襄公堂弟公孙无知杀害国君后自立 。没多久,齐国大臣雍廪又杀死公孙无知 。当时齐襄公在外流亡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继位 。公子小白率先入齐继位,即春秋赫赫有名的霸主齐桓公 。
鲁国曾公开支持公子纠争夺齐王之位,齐桓公继位后一直对鲁国不满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不顾管仲的劝阻,决定兴兵伐鲁 。鲁庄公得知齐军大举来犯,就动用全国的力量来与齐军对抗 。鲁庄公准备发兵时,鲁国人曹刿认为当政者目光短浅,没有远大谋略 。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敌人践踏,因此求见庄公要求参与此次战争 。
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来与强齐作战 。鲁庄公说,对于衣食之物不敢独自享用,总要分与臣子 。曹刿认为这只不过是小恩小惠,只有臣子才能享有,人民不会尽力作战 。鲁庄公又说,自己尊敬神明、祭祀天地很守信用 。但曹刿却说,这些也未必能感动神明,神明也未必会降福 。鲁庄公想了想补充说,自己对全国大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明察秋毫,但也必然合情合理地处置 。曹刿认为这才是真正尽到了君主的责任,具备了与齐国一战的条件 。因此,他请求跟随鲁庄公同赴战场 。鲁庄公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和自己乘坐同一辆车赶赴长勺 。
【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鲁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迎击前来的齐军 。两军展开决战的阵势 。等到列完阵之后,鲁庄公就准备下令击鼓出击,希望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 。曹刿则劝阻庄公并建议他坚守阵地,以逸待劳,等待破敌的时机 。鲁庄公接受曹刿的建议按兵不动 。齐军依仗强大的兵力,急功近利,主动发起对鲁军的攻击 。但齐军连续三次的出击都被鲁军挫败,没有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反而使得士兵的士气低落,斗志丧失 。曹刿看到这种情形,认为时机已到,建议鲁军反攻 。庄公采纳他的意见下令鲁军全面出击 。鲁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冲向敌军,冲垮了敌人的阵容 。齐军大败而逃 。庄公看到齐军撤兵,急忙下令追击,又被曹刿劝阻 。曹刿先下车查看齐军兵车驶过的车辙痕迹,然后又望了望齐军的旗帜,才建议鲁庄公追击 。于是,鲁庄公下令全线追击庄齐军,将齐军一举赶出了鲁国境内 。鲁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后胜利 。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询问曹刿这一战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曹刿是怎么回答的?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就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委询问曹刿 。曹刿说:“带兵打仗所依靠的就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进击时,士气最盛;第二次击鼓进击,士气就开始衰落了;等到第三次时,士气就已经完全没有了 。齐军已经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丧失 。相反我军的士气正高涨 。此时反击,自然能一举击败齐军” 。接着鲁庄公又询问曹刿为什么在齐军败退时不让立即追击,曹刿认为毕竟齐国的实力很强,不能轻视,要防齐军假装战败途中设伏 。后来,看到他们撤退时的车辙十分紊乱,又看到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确定他们是真的战败才建议追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