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故事:世界音乐大师( 二 )


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30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像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40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 。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 。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 。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 。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正是这部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100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 。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大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利奥兰》、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号浪漫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