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诗人之死,早已成为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而最早的一次中国诗人殉难,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屈原 。先秦人视死如归,确实是一个罕见的文化景象 。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对死亡(自杀)保持着极度的轻蔑,仿佛只是一次短暂而炫目的反生命旅行 。
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直到今日,所有的人都坚信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江自沉的动人故事,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描述说,屈原在最后的日子里写下了遗嘱《怀沙》在发出“人生在世终须死啊,对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爱”的叹息之后,就怀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自杀而死 。
其中的一个证据,是收录在《九章》组诗里的《渔父》一文 。这是中国最早的纪实文学之一,其中载有屈原对渔父(隐士的化身)的动人对白 。屈原披头散发地来到江边,在荒野草泽上边走边悲愤长吟,神色憔悴,形体瘦弱 。他对陌生的渔夫说,我宁可跳进湘水,葬身渔腹,又怎么能让自身的皓然清白,去蒙上世俗的尘土呢?这一表白,似乎可以再度证明屈原怀有强大的自杀情结 。但这篇《渔父》是典型的“他者叙事”:它只是一份旁观者的记录,而不是屈原的自我陈述,所以还是不够充分有力 。
被用以证明屈原自杀的主要证据,其实就是他被放逐后所写的《怀沙》 。诗人在诗中这样宣称:自杀的信念已然确定(“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的柔软泥沙(“沙”) 。但《怀沙》也像是根据其自杀传说而炮制的伪作 。《九章》的格局除了《橘颂》是四字诗经体外,都是工整的六字体(不包括语气词“兮”),唯有《怀沙》四、五、六字句相混,犹如一个民间艺人在对屈原展开精神仿写,却又完全不顾屈原本人的书写习惯,而且语词风格也与其它相异,所以有人怀疑它和《远游》、《卜居》和《渔父》之类,都不是屈原的手笔,却又被人精心编入《楚辞》,以此作为屈原自杀的明证 。这种蹊跷的情形,反而引发了我们的注意 。
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的《楚辞》注本,其“严谨性”曾受到“疑古派”史学家顾颉刚的严重质疑,指责这对父子是历史造伪的大师 。但他们蓄意篡改《楚辞》,费劲地伪造屈原自杀的史实,似乎缺乏强烈的动机 。在我看来,伪造屈原“遗嘱”和“旁证”的人只能是屈原的同代人 。为什么当时有人要伪造他的自杀遗书?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企图掩盖死亡的真相 。这迫使我们发出下列追问: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屈原死亡的真相?
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谋杀!
诗人屈原的性取向之谜
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杀他的动机和嫌疑,司马迁在《史记》里例举的就有对他厌烦的两位国王、奸臣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此外还有秦国大臣张仪等等 。这些都是大权在握的人物,由他们组成了打击屈原的政治同盟 。屈原虽然文华四射,才情孤高,却对官场潜规则一无所知,一味的恃才傲物,结果遭到政敌谗言,先是被楚怀王所嫌恶而罢官,既而又因满腹牢骚而开罪新王楚顷襄王,被流放到今湖南汨罗江一带,成为一文不名的流浪者 。但由于屈原已遭贬窜,除非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他们没有必要再派刺客去追杀这个在仕途上已毫无希望的人 。因此,在我看来,这个人的死,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结果而已 。
屈原在爱情方面的浪漫特性是众所周知的 。他的几乎所有的重要诗篇都涉及了爱情,但他的性取向却遭到了后人的质疑 。屈原喜爱穿奇装异服,成天弄顶高帽子(峨冠)戴在头上,衣袍上缠着长长的佩带(博带),还摘了许多鲜花和香草戴在身上,甚至屋里也到处装饰着气息芬芳的花草,这种沾花惹草的习性,实在与常人大相径庭;他还多愁善感,经常为自己的厄运而失声哭泣 。所有这些“娘娘腔”都成为猜疑的理由,他因而被指陈为同性恋者,甚至有人称他与年轻诗人宋玉关系暧昧,如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