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 二 )


3、同遭猜忌
收复两京后,758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军共计步骑20万众,围困安庆绪于邺城(时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即位大燕皇帝) 。然而奇怪的是,唐肃宗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居然没有设置军事统帅,而是派了一个不知兵的太监鱼朝恩为监军 。个中原因主要是唐肃宗经过对安史之乱的痛定思痛,对军事将领已经非常猜忌,害怕他们走安禄山的老路 。所以,故意不设统帅,令各路节度使互不相属,相互牵制 。而大太监鱼朝恩是皇家信得过的人,故安排此人总揽全局,监视各军 。正是因此,九节度使联军互不统一,最终惨败于史思明叛军 。当时诸军皆损失惨重,唯李光弼与王思礼所部全军而还 。
这次惨败的责任被鱼朝恩推给了郭子仪,肃宗遂将郭子仪召还京师,削夺兵权 。尽管将士们哭着挽留郭子仪,但皇命难违,郭子仪只得怅然离去 。尽管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但这仅仅是他遭猜忌、排挤的开始 。此后,郭子仪被废置多年 。
郭子仪被闲废后,李光弼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军事统帅 。面对老对手史思明的十几万精锐,李光弼审时度势,认为河阳北接泽州、潞州(治今山西晋城、长治),利则进取,牵制史军西进;不利亦有退路,表里相应,能伸能缩,有“猿臂之势” 。遂领兵2万,主动放弃洛阳,退守河阳 。河阳之战,李光弼料敌在先,部署周密,凭坚拒守,择机出击,以绝对劣势兵力,杀敌两万,取得了河阳大捷,阻止了叛军西进,保全了长安 。河阳大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 。
此时,著名的谋臣李泌建议以郭子仪统率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然后进军河北,与李光弼成南北夹攻之势 。这个作战方案若能实行,必将加快平叛进程 。但祸国殃民的宦官鱼朝恩以私害公,横加阻挠,“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
随后,肃宗再度重蹈玄宗的覆辙,不顾战场实际,逼令李光弼收复洛阳,并再派鱼朝恩赴前线监军 。同时,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因嫉恨李光弼军法严明,也随声附和鱼朝恩,妄称东都可取 。李光弼头脑清醒,指出“贼锋尚锐,未可轻进”,但761年二月,在肃宗的严令下,李光弼被迫出兵,与史思明对阵于洛阳北之邙山 。李光弼命唐军依险设阵,但仆固怀恩却布阵于平原开阔地 。李光弼告诫他说:“依险则可以进,可以退;若平原,战而不利则尽矣 。思明不可忽也 。”命他把军队移到险处,但勇而刚愎的仆固怀恩却拒不听命 。史思明趁机袭之,唐军大败 。仆固怀恩作战勇敢但刚愎自用,“麾下皆蕃、汉劲卒,恃功,多不法”,以往仆固怀恩为郭子仪属下时,郭子仪宽厚曲容之,“每用兵临敌,倚以集事”,故能悉心卖命 。但李光弼“性严”,对仆固怀恩的不法行为不给情面,两人自然势如水火 。由此亦可见,李光弼虽打仗在行,但在统御部下、为人处世方面,确较郭子仪略逊一筹 。
邙山之败完全是由唐肃宗、鱼朝恩干预军机及仆固怀恩不听指挥造成的,尽管肃宗认识这次失败到非李光弼之错,但李光弼还是离开了平叛主战场,以“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的身份任地方军区司令 。
此后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军事指挥官是仆固怀恩 。762年十月,新即位的代宗(这年四月肃宗死,代宗即位)以仆固怀恩为主要军事统帅,对史朝义(此时史思明已死于内讧)展开了最后的进攻,次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而一代名将郭子仪、李光弼最终未能亲手平定叛乱,殊为可惜 。
4、迥异结局
代宗即位后,依旧信任太监,程元振、鱼朝恩等辈继续左右朝纲,而且两人皆与李光弼不协,并不断对李光弼进行中伤 。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遭程元振谗言被杀后,李光弼更是深感畏惧 。在这种情况下,一代名将、执军法如山的李光弼自镇临淮(治所在徐州)后,竟不敢入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