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事家吴起曾有“守天下在德不在险”的著名论断 , 他的依据是:当年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立国之地都是山河险要之地 , 看似固若金汤 , 但是这些君主因为“德义不修”、“修政不仁”、“修政不德” , 最终都落得了亡国的下场 。这个论断虽然正确 , 但却不能太绝对化 。因为从中国历史上看 , 的确有一处战略要地极其重要 , 得此地者可保持战略优势 , 长治久安;失此地者时刻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 难守天下 。
这里便是幽云十六州 。
在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中 , 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 。幽云十六州恰好就处在这条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上 , 其中幽、蓟等十二州位于河北北部 , 云、应、寰、朔四州位于山西北部 。从历史实例来看 , 中原政权得幽云十六州则可长治久安 , 失此地者难守天下 。少数民族政权据有此地 , 进可以窥待时机、入主中原;退可以据城自守 , 确保塞外本境的安全 , 战略上处于攻守自如的有利地位 。
【最关键的战略要地:得之长治久安失之难守天下】五代后唐时期 , 因后唐掌控着幽云十六州 , 契丹难入中原一步 , 其军事行动也只以掠夺人口和财务为主;
后唐末年 ,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造反 , 后唐军兵围太原 , 石敬瑭向契丹求援 , 并且答应割让幽云十六州 , 甘做“儿皇帝” 。在契丹援助下 , 石敬瑭称帝灭后唐 , 建立后晋 。幽云十六州一失 , 中原北部边防从此几乎无险可守 , 胡人铁骑纵横驰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 , 昼夜之间即可饮马黄河 。此后辽政权能与中原政权相持二百余年 , 与得到幽云十六州干系甚大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行为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让后世的中原王朝时刻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威胁 。
而后晋也尝到了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恶果 , 石敬瑭的继承者石重贵决定脱离对契丹的依附 , 撕破脸皮开打 , 契丹铁骑长驱直入 , 灭亡后晋 。
五代后周柴荣时期 , 做过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努力 , 一度取得辉煌战果 , 只可惜柴荣早逝 , 成果付之东流 。
北宋是品尝失去幽云十六州痛苦滋味最深的王朝 , 宋军曾数度北伐 , 意图收复幽云之地 , 但都毫无进展 , 甚至惨败 。此后 , 宋朝谈辽色变 , 只能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 任由契丹铁骑南下 , 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
宋徽宗时 , 女真兴起在对辽作战中节节胜利 。宋徽宗觉得这是一个夺回燕云的机会 。经过沟通交涉,宋金双方结盟攻辽,并最终灭掉辽朝 。但战后北宋只分到了几座空城 , 毫无价值 , 依然没有占据对金国的地利 , 金兵如辽国一样 , 依然可以长驱直入中原 。金灭辽后不过两年 , 便又灭亡了北宋 。直到公元1368年 , 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自南向北统一全国 , 才收复了幽云十六州 。收复幽云十六州使得明朝有了抵御蒙古的屏障 , 此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 凭借着幽云十六州这一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 终明一代 , 北方少数民族始终未对明朝构成颠覆性的威胁(若非李自成入北京 , 吴三桂反水 , 清军难入中原) 。
- 三国的神秘武装不爆发就灭亡刘备曾是其中一员
- 关羽征战一生最终折戟沉沙算不算名将?
- 中国历史上十大门阀世族:哪个家族最辉煌?
- 小村子里小卖部主人竟然是国王17代嫡传,居然还是皇帝认证的
- 满清末年的同治皇帝19岁就病死了,是谁隐秘了真相?
- 1944年本为抗日最重要的阶段,为何中国军队却裁军80万之多?
- 史书上的一个真相,五个字要用三条命,背后有个狗血故事
- 湘西一年仅19岁最美女悍匪,谁杀一鬼子就陪谁睡一晚
- 她是19世纪伊朗最美丽的公主,那时的人审美观到底是怎么了?
- 历史上的这三大悲壮事件,撑起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