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女儿教子方式怪异:故意把儿子打扮成女孩

繁花凋落的家族,实际上是很可悲的 。尽管物质生活上还有前朝的富丽繁缛,却总像蒙了灰的铜饰,窗外的阳光再怎么照进来,也反射不出一点有生机的光芒来 。
从政治上退出主流地位,就意味着永久地走入灰色地带 。
在民国初年,有成千上万这样的家庭,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出身无用了,失却了上进之阶,家族的二代后裔靠祖产虽还能锦衣玉食,但却是坐吃山空 。
在角落里,他们或醉生梦死,或牢骚满腹,或惊恐不安 。
很少有人能绝然奋起 。
最可怜是大宅门内第三代的孩子们,从小就看得见外面明丽的天地,却冲不出、飞不走 。
——血缘的线,身世的索,牵住了他们 。
张爱玲的父亲,就是转型期典型的豪门二代 。而张爱玲,则是那些面容苍白的老宅孩子们之一 。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1896—1953),别号廷重 。他素以号行世,在后文中,我们也就按习惯称他为张廷重 。
从张廷重的生卒年份来看,他恰是跨越了中国近现代巨变的一个人 。时代在上演轰轰烈烈的正剧,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福音,而对旧官宦家族遗孑的张廷重来说,却不折不扣是一场个人悲剧 。
他跟他父亲一样,也是7岁就丧父,但却没能像老爸一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是一生都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 。旧式家族,男丁为主,要重振家声更是需要子弟们争气,生母李菊耦便把过重的期望押在了他的身上,这一来,反而害了他 。
李菊耦在清末的十几年间,经历家国之变,心理上有一个强烈的反激 。昔日娘家的尊崇,夫婿的未展之志,都化为她望子成龙的心切 。
这位通晓诗书的母亲,教子甚严,背不出书就打 。但常规的仕途,到此时已走不通了,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张廷重为做八股而学的一肚子学问,完全成了无用 。
他的一生也就如失舵之舟,再也没能找到方向 。
父亲张廷重种种不合时宜的举止,张爱玲在幼时便有很深的印象——那是一个神态沉郁的夫子,终日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末了拖起长腔一唱三叹,算是作结 。然后,沉默踱步,走了没两丈远,又起头吟诵另一篇 。听不出那是古文、八股范文,还是奏折,总之从不重复 。连小爱玲听着也觉心酸,因为毫无用处 。
这绕室徘徊的习惯,就是李鸿章传下来的健身绝招“走趟子” 。这个词,充满了“无路可走、但也非走不可”的荒诞感 。
尽管张廷重受清末维新之风的熏陶,学过英文,能读会写,甚至能用一个手指头在打字机上打英文函件,但是,他还是没法走出宅门去谋生就业 。因为,做生意外行,蚀不起;当官、入政界更不行 。
前朝老臣的后裔,怎能耻食周粟?——“投敌的名声是败坏不起的”!
他只能当遗少 。
当然,他也有他的痛苦——李菊耦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反激心理,使这位寡母训子的方式十分怪异,甚至在亲戚间都有了孤僻的名声 。她因怕儿子与家族子弟们泡在一起“学坏了”,便故意给小张廷重穿一些过时的衣服鞋帽,把他打扮得活像个女儿家 。
据张家的老资格女仆何干讲,那些衣服都是“花红柳绿”的,鞋子也是满帮花纹的花鞋 。
李菊耦就是要让张廷重羞于见人,远离那些趋时的“坏小子” 。何干后来回忆说,那时张廷重出门去玩,走到二门,趁母亲不注意,就会偷偷摸摸脱了鞋,换上袖子里塞着的一双 。“我们在走马楼的窗子里看见了,都笑,又不敢笑,怕老太太知道了问 。”见张爱玲《对照记》 。
老祖宗的气息一时是消散不了的,它仍以无形之形,控制着这个老宅子 。在畸形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张廷重,自然也就跟这“走马楼”的气息一样,新旧杂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