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宫中就有所谓「内职」制度 。〈周礼〉上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治 。」武德年间参照隋制建立了完整的「内官」制度,规定: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以下依之有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李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 。各有品位,共一百一十二人 。除皇后为正妻外,其馀名义上均属妃嫔——皇帝的妾 。
此外,太子东宫也有「内官」,太子妃一人,下有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等品级;诸王亲王妃下也有孺人等媵妻妾名位 。皇帝在掖庭之选和后宫宠幸上,不大计较尊卑贵贱的,但若要册封给她们名位便十分重视门第了;尤其册立皇后,绝对要求门第高贵,必须「妙择天下令族」 。册寺皇后首先强调「地胄清华」、「轩冕之族」等等,其后才是德行 。有时侯皇帝虽不在乎,大臣们也会以门第为最有力的理由提出反对,使皇帝奈何不得 。武则天的父亲虽然早年曾是商人,但建唐后官居高位,不能算低门微族,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大臣仍然攻击她「地实寒微」;而高宗力排众议立她为后时,又拚命强调她「门著勋庸,地华缨黻」 。非高门大户,即使是深得宠爱或是早生贵子,也只有等死后被追赠或是儿子即位才能正位 。
比起封后,册立妃嫔稍随便一些,门第要求不那麼十分严格 。她们多半是因为生子或者是受宠而被册,其中包括一些出身微贱者 。不过,在妃嫔中,出身门第也还是很受重视的,如太宗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所以「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宫人身居九重,似乎很尊贵,却只是皇家婢 。宫庭中除少数有名位的后妃外,便是数以万计的普通宫人,在唐代也有宫女、宫娥、宫婢之称 。她们分布於长安的三大皇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及各处离宫别馆、诸亲王府、皇帝陵寝 。
宫廷是个小社会,宫人中也有著高低贵贱、三六狞等 。和妃嫔们有「内官」制度一样,宫人们有宫官制度 。宫官是宫人的最上层,她们是后宫的各级官员 。唐朝后宫设六局—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管理宫中一应事务;六局首席女官尚官、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就是后宫的六部尚书 。六局下面统领二十四司,各司女官分别为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宝、司衣、司饰、司使、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司制、司婇、司计;还有二十四典、二十四掌以及宫正、阿监、彤史、女史等等各级女官 。这些女官各有品级、供给,她们分别管理著礼仪、人事、法规、财务、衣食住行等等各项宫廷事务 。宫官既是职事官,也就不必讲究色、宠,只须挑选良家出身、才德兼备者充仕 。
【唐朝的后宫制度是怎样的?唐朝皇帝后宫的划分】除了六局宫官外,宫中还有内文学馆,选宫人中有文学者为学士,执掌教习妃嫔、宫人文化书算等等 。这类宫官有的品高位显、有权有势,不仅在宫中受尊重,甚至外朝官也逢迎她们,以图进取,有的因此得以干预外朝政事 。不过,她们的身份终归是皇帝的婢女 。保传告诉太宗的小弟舒王:「尚宫品秩高者,见宜拜之 。」舒王说:「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一语道破了宫官的身份 。
由於唐朝后宫人数众多,采选不止,使得后宫积怨,民间不满,因而宫人问题受到了社会和朝廷的关注,各朝都有人批评这一弊政,请求皇帝怜悯宫女们的离别之根、怨旷之苦,放还宫人 。皇帝往往为了表示自己实施德政、不好声色;有时则纯粹为了节省宫廷费用,或者害怕后宫积怨太深,遭到灾难「天谴」,所以每每下诏释放宫人 。自高祖后,几乎各代皇帝都有放宫人,多则三千,少则数百 。这些宫人出宫后有家者可以回家,可以嫁人,年老有病、无人收养者,送入寺观安置,有时还给一些资财作安家之用 。这算是唐朝皇帝的一点仁政 。
- 蒋介石横刀夺爱!第一夫人宋美龄初恋是怎么夭折的
- 揭秘:唐朝皇帝为何总是在哪里请客吃饭?
- 羊大肠的营养价值
- 什么是易京之战?易京之战的背景跟结果
- 罗斯托夫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 刻赤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 祖鲁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 阿图岛战役美军胜利是因为天气吗?日军是怎么败的
- 达喀尔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 利萨海战意大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