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到底为我们讲述了什么?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 , 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 。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 , 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 , 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 , 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 , 各凭本事”的起源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 , 时代不同 。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 , 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 。
五代宋初 , 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 , 流传甚盛 , 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 , 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 。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 , 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 , 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 , 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 , 八仙故事流传益广 , 内容益繁富 。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 , 道教称之为吕祖 , 各地道观 , 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 , ,直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 , 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 , 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 , 都有八仙的踪迹 , 但成员经常变动 。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 , 并没有何仙姑 , 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 。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 , 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 , 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 。
在民间 ,  刘海(或作刘海蟾)虽然现在不在八仙当中 , 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 。明《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 , 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 , 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 , 而台湾亦有用刘海替代蓝采和 。日本也有类似的神明组合 , 称为“七福神” , 但其中多为印度教或佛教神明 。由于中日两地文化影响 , 加上七福神搭宝船的形象与八仙过海类似 , 也有学者认为七福神是由中国八仙而来 。
【《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到底为我们讲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