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情况唐军从太宗到普通的士卒却都十分乐观,太宗当时说:“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 。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而普通士卒“闻高丽至,皆拔刀结旆(如燕尾的飘带),喜形于色 。” 可见唐军对于自己的野战能力信心十足 。
而高丽方面显然被自己占绝对优势的数量所迷惑,开始将唐军不放在眼里 。当然高丽军中不是没有明白人,当时就有叫高正义的对卢官柬言道:“吾闻中国大乱,英雄并起 。秦王神武,所向无敌,遂平天下,南面为帝,北夷请服,西戎献款 。今者倾国而至,猛将锐卒,悉萃于此,其锋不可当也 。今为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骁雄,断其馈运,不过旬日,军粮必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此不战而取胜也 。”这个计策恰恰就是太宗皇帝最不希望高丽军实行的计划 。但是在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的条件下反而避而不战,而且十五万大军拒险防守,物资的消耗更是惊人的,这样想要上下接受这样的计策显然是极其困难的,所以高丽统帅高延寿当时就否决了这个计策,决定主动进攻,一举击破唐军,于是引军直进,开进到离安市城南只有四十里的地方 。
唐太宗为诱敌深入,诏令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将突厥千余人挑战 。刚一接触,唐军即假作不敌,向后撤退 。高丽兵众以为唐军不堪一击,竞相追击,直进至安市城东 8 里的六山(位于今辽宁海城东南),依山结阵,绵亘 40 余里 。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等率数百骑登上高岗,观察地形.对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均了如指掌 。这时,江夏王李道宗认为高丽倾全国兵力援救安市,都城平壤守备必然空虚,因此请拨给精兵 5000,直取平壤 。但唐太宗却并没有答应 。李道宗的这个建议后来被李靖所肯定,认为假如当时采用这个计策的话,那么这次的伐高丽之举就可竟全功 。当然我们就当时的情况分析,李世民不采取这个计策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唐军兵力严重不足,士兵唯恐不多,在这个时候再要分出5000人奇袭平壤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虽然太宗一生征战行险之举可谓比比皆是,可是现在太宗皇帝已经贵为天子,这时行险的收获和失败的风险太过不成比例,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
当晚,唐太宗作了如下部署:令李勣将步骑 1 . 5 万在西岭布阵,引诱敌军出击;令长孙无忌率牛进达等精兵1.1万以为奇兵,伏于山北狭谷之中,待发起攻击时,从敌后冲出 。自己亲率步骑 4000,挟带鼓角,收卷旗帜,登上北山 。并下令诸军,以鼓角之声为号,一齐出击 。又命有司在朝堂之侧设置受降帐帏,胸有成竹地说:“明日午时,纳降虏于此矣!”是夜,也许老天也不忍明天高丽军所面临的命运,因此降下流星坠入高延寿的营地,可是高延寿依然毫无所觉 。
六月二十二日,高延寿发现李勣在对面布阵,遂整顿军士,列阵前来迎战 。唐太宗登上北山后,看见狭谷中尘土飞杨,知是长孙无忌率部已进入指定地点,当即命令鼓角齐鸣 。于是,唐军诸路兵马鼓噪而进 。高延寿不防自己居然被包围,大为惊慌,连忙分兵抵御,但布置好的军阵岂是那么好调整的?在调动的时候便造成了混乱 。就在这时风云变幻,河山变色,阴云密布,无数雷电自空中劈下,一员白袍唐将伴随着雷电跃马而出,手持长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高丽军尽披靡却走 。李勣以长矛结阵,正面推进,长孙无忌在其后进行突袭,太宗身先士卒,率4000骑兵自北山疾驰而下,突击高丽军的侧翼,三面合围之下高丽军大溃,唐军斩首两万级 。
- 金城战役的历史背景金城战役造成的影响
- 2020一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操盘金额榜前100榜单房企面临寒冬
- 《西游记》里步步为营的白鹿精为何会功亏一篑?
- 洪水的危害
- 定川寨之战宋军失败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 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 金城战役的历史背景金城战役造成了什么影响
- 六级地震有多大威力?一个6级地震会造成什么样的震害?
- 汉宛之战是因大宛国国王的愚昧无知造成的?
- 溥仪作为大清最后的皇帝,她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