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简介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
“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秦朝 。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的时候 (前210年)为止,共用5年时间筑成 。
据史籍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始皇派蒙恬将军带30 万人,北伐匈奴 。蒙恬斥逐匈奴后,以黄河以南土地为44县,筑长城,利用地形,沿黄河、阴山设立屏障要塞,北面和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面利用秦昭王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 (今甘肃省南部洮河边),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 。这条秦长城,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 。
秦长城是用夯土的办法筑成的 。从现在临洮北边秦长城遗址可以看出:最下一层是生土, 土上有一层压得非常坚实的黄土,黄土上筑起有夯土层的城墙,夯土层为 黄色粘土夹碎石 。这虽是早期的夯筑办法,却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
汉代因北方匈奴经常入侵,从汉文帝汉景帝开始,就继续修缮秦长城 。最后修成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经龟兹、车师(均在今新疆境内),居延(今内蒙境内),直到黑龙江北岸,全长近2万里的长城,城堡相连,烽火相望,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
从南北朝到元代,中间有很多王朝都修过长城,但规模都不如秦汉时代 。
明朝建立以后,原来的统治者元蒙贵族逃回蒙古,不断南下骚扰掠夺,东北又有女真族兴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视北方防务 。明朝200多年中差不多一直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和巩固长城的防务 。最后修成全长 12700余里,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长城,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城 。明长城的特点是;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在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的达到二十几重 。并在长城南北筑了许多城堡、烟墩(烽火台),用来瞭望敌情,传递警报 。
长城的修建,还有利于开发屯田、保护屯田,促进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保障通讯和商旅往返的安全 。秦汉时北部地区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文书的传递、使节和商旅来往都需要保护,长城烽燧正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的 。
长城的建筑与军事防御体系相配合 。例如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军事管理区,叫做镇 。由总兵和镇守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兵马 。有的镇下面还设“路”,驻守在重要的关城地点,路的头目叫“守备” 。如山海关路,守备驻守在山海关城里,管附近十几处关隘 。
关隘即关塞和隘口,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一般都在险阻的地方 。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称为隘口,在隘口筑城设险堵塞通道,就称为关塞 。重要关口由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 。沿长城还有城、堡、障、堠等防御建筑 。城是与长城紧密相联的防御性城,不同于州城和县城,面积不大,相距几十里不等 。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驻兵,也可有居民 。堡是驻防的守兵所住,设“百总”或“把总”看守,守兵数目由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有些堡内有烽火台 。堠是一种专用于守望的简易建筑 。
长城两边还有烽火台 (又称烟墩台),有的紧靠长城两侧,也有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 。台上有少数守兵,白天燃烟,夜间放火 。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下有兵士住的房子和羊马圈,他房等建筑,大约十里一个烽火台 。长城的城墙随地形决定高低,地势陡则矮一些,地势缓就高一些 。墙身内侧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圆形拱门,门里有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可供守城士兵上下 。墙顶外侧砌成垛口,古代 雉堞,上有瞭望口和射眼 。城墙上每隔一定距离还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或敌台 。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 。敌台是骑墙的墩台,里边可住守城士卒,储存武器 。
- 百家争鸣的背景是什么?
- 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什么?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有哪些?
- 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 二十四孝故事:芦衣顺母的故事
- 二十四孝故事:鹿乳奉亲的故事
- 二十四孝故事:老莱子戏彩娱亲的故事
- 二十四孝故事:卖身葬父的故事
- 二十四孝故事: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
- 三让徐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