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战役的战后总结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在会战中,普鲁士军伤亡官兵数约三千九百余人,而奥地利与萨克森军的伤亡合计,约有七千五百余人左右 。以居二分之一劣势的兵力,打出了近两倍于自身损害的战果,普鲁士军在菲特烈独力的指导下,成功地发挥了超乎世人预想的战斗效能 。将兵力集中侧重一翼的斜行战术获致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对菲特烈来说,他本人也很清楚这是一次不甚成功的实验 。菲特烈在事后曾经对冯·施维林元帅谈到此一会战,他曾对元帅说到,“如果当时是施维林在指挥我的左翼,或许将能导致更大的战果 。”由于普军左翼过早的躁进,以及奥地利军的道恩老谋深算的指挥,结果使得菲特烈原本想要上演“用两万人全灭四万大军”之逆转剧的野心成为一场普通的胜利 。然而,这是菲特烈第一次有计划的使用“后退诱敌,斜形战列”概念的会战,因此可以说,对于他日后发展自己的会战法则和战术思想是相当重要的养成阶段 。布登巴洛克虽为老将,但其勇猛不岁七十高龄而减,菲特烈能将加重右翼的攻击矛头放心交给他,就是对他能力的一种最佳肯定 。年壮气盛的李奥波特亲王虽也是骑兵战的良将,但由于太过主动独断和强烈的侵略性,破坏了菲特烈希冀压缩全歼奥军的计划,可说是唯一遗憾 。耶茨将军的表现中规中矩,但以五千人之步兵抵御两万奥地利军的正面压进,此种神经之紧绷非我等所能想象,日后也能发现菲特烈几乎都是用耶茨来当作他的盾牌,可说是一防御专家 。
奥地利军在此役中之表现,谓之可圈可点亦不为过,洛林亲王的积极行动和快速进军,实在是一个将领最大之进步,虽然其战术指挥能力上仍逊菲特烈一筹,而且他又输给了菲特烈,这是第三次了 。道恩将军在此战中表现了很优异的指挥能力和冷静慎重的用兵态度,他也将在日后成为重挫菲特烈的顽强劲敌 。虽然会战过程和终盘有一点出乎菲特烈的原始意料之外,但是把奥地利军击退乃是不争的事实 。
【索尔战役的战后总结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虽说未能全灭奥地利军,但是菲特烈在会战后松了口气,对身旁之参谋开玩笑语曰:“刚才的状况就像水淹到了鼻子那么高呢” 。由此可见,他其实还是很高兴能活着见到苏尔会战的胜利 。结果虽不满意,但是可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