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战役简介中指出此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
光绪二十一年,日军由海城兵分两路进攻牛庄 。清军徐邦道、李光久、魏光焘等将领率部奋勇杀敌 。提督谭桂林、邓敬财等壮烈牺牲,士兵伤亡惨重 。平壤战役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屡遭失败,而李鸿章又避战求和,致使大连和旅顺等地先后被日军攻陷 。清廷批准翁同龢主张征集湘军的建议,募军北上,并征召刘坤一督办东征军务,驻山海关,节制关内外各军 。后来清军对已被日军第1军第3师团侵占的海城发起反攻 。但清军误中日军诡计,再次被打败,后来日军继续向西进攻,兵锋直指战略要地牛庄 。牛庄地处海城以西25公里,西通锦州、山海关,南联营口、田庄台的后路,是清军运送粮饷兵械的要道,而且当时各军粮草、辎重尽在牛庄 。这是牛庄战役简介中突出强调的内容 。
网络配图
史料记载当时日军兵分两路,同时向牛庄进犯 。在经过一昼夜激烈的外围战和惨烈的巷战后,虽然日军每占领一座建筑物,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此战还是以日军获胜、清军惨败告终 。牛庄战役中清军敢于以弱碰强,且重创数倍于己的日军,虽败犹荣 。清军众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作战精神,彰显出中国人民至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上便是牛庄战役简介的主要内容 。
牛庄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1895年日军兵分几路由海城向牛庄发起进攻,清军在徐邦道及李光久等人的指挥下,奋力反抗 。此次战役中清军提督谭桂林以及总兵余福章等人壮烈牺牲,士兵损伤约两千多名 。这是一场以弱碰强的战役,虽然最终以清军失败告终,但是重创了日本军队 。加上在此之前,清军在面对日军的时候多以软弱惧怕的状态出现,所以此次战役对人民以及清军是一场极大的鼓舞 。那么,牛庄战役的背景是什么呢?
牛庄战役爆发前,清军方面隶属于湘军的战士分别驻扎在摩天岭以及山海关内外 。1895年李光久等人分别率领着共计上万的士兵,配备四千六百多支枪,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成功的抵达了田庄台 。这是甲午战争打响后,清政府派出的最大数量的军队,其目的在于牵制日军向山东的进攻,缓解北洋舰队的危机,同时为第三次海城反攻战做准备 。
牛庄战役的背景还包括在清军组织第三次反攻海城战期间,日军第一军司令提出了辽河平原扫荡作战方案,使得日军开始大举向山海关进犯 。日本第一军和正在侵略山东半岛的第二军联合作战,南北夹击,致使清军大败 。随后取得战争胜利的日本军队向凤凰城一代扫荡,最终突破清军海城北部和西部防线,并扫清了鞍山附近的清军 。成功在鞍山汇合的日军开始合力向牛庄发动进攻,遭到了清军的奋力反抗,牛庄战役爆发 。以上便是牛庄战役的背景 。
网络配图
牛庄战役的结果是清军失败 。作为甲午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清军在当时镇守牛庄的将领的带领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
史料记载,在牛庄战役中,日军一共投入步兵十三个大队、骑兵四个中队,炮兵八个中队以及工兵三个中队,共计一万八千余人,另外配备的火炮有六十门 。与之对应的是清军方面的防守,将领魏光焘手下是威武军六营三哨,李光久手下是老湘军五营二哨,总计有十二个营,五千七百人,不到敌人的一半,配备的火炮不足十门 。所以在战斗打响之初,牛庄战役的结果已经是定局 。但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清军将领并没有带军撤退,在他们的带领下士兵们顽强杀敌,其中威武军以三千余人独力对抗敌军约万人 。魏光焘更是单枪匹马,英勇杀敌,在他的带领下,许多将士身负重伤依旧奋战在第一线,直至牺牲 。经过一夜的顽强抵抗,终于等到了李光久的支援,但是李光久手下的湘军人数并不多,两支队伍就这样在敌强我弱的状况下,将爱国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尽显中华男儿本色 。
- 揭秘秦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全军覆没的战役!
- 揭秘雁门之战北宋对辽战争难得的一次大胜
- 七国之乱的起因:因为一盘棋而引发的七国之乱
- 荷兰战役:历时两个月的战争有什么影响呢?
- 泰拉蒙战役的结果:波伊人落荒而逃是真的吗?
-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起因:反抗压迫寻求希望
- 金城战役的历史背景金城战役造成的影响
- 骑兵在古代战争为什么有很重要的地位操控胜负
- 郾城之战的评价:使岳飞名垂千史的一场战役
- 长平之战的典故长平之战交战双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