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怎么打仗的问题,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来自于电影电视剧或者演义小说(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首) 。两军对垒,然后双方的首席指挥官出来单挑,不管带了多少士兵,他们都不参加战斗,主要任务就是打输了抢尸体,打赢了趁势追杀 。历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单挑是楚汉相争时的项羽与刘邦: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汉王大惊 。於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 。汉王伤,走入成皋 。
网络配图
按史书的记载,项羽倒是很想单挑刘邦,刘邦自然时不敢迎战的,事实上,如果靠单挑就能解决问题,楚汉战争大概就会是另一种结果了 。
历史上单挑成功的记载也有:
《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里就有一例,讲太史慈和孙策单挑的:“(刘繇)但使慈侦视轻重 。时独与一骑卒遇策 。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 。慈便前斗,正与策对 。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
可以看出,这里的太史慈和孙策都没带多少兵,所以只能单挑,一旦各自的大部队一来,反倒是不玩 。
事实上,古代战争的方式也是在随年代不同而不同,可大致分为三各类型:
1.蛮荒时期 主要是指商及以前,这个时期的人们比较蒙昧,打仗有很强的部落色彩,大概就是一个部落打一个部落那种状态,具体的战争行为就是互殴,也没什么规则要讲,打仗的主要原因是要抢地、抢吃的、抢人口
2.礼乐时期 西周和春秋时期打仗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周是一个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朝代,所以在打仗这件事儿上基本都很有绅士范儿,比方说春秋时候A诸侯国要打B诸侯国,这时候A诸侯国会先写一封檄文之类的公开信,说B国在XXX方面违背了周天子的旨意,所以自己要以周天子的名义消灭你云云,然后会告诉B诸侯国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某地方打仗,大家不见不散 。B诸侯国也很听话,到那一天两军相见,大家先排兵布阵准备好,然后敲鼓,两方开打,点到为止,分出胜负以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当然不是一方把另一方消灭完,只要一方鸣金撤退另一方一般也不会追击的),如果再好点可能还会搞搞俘虏交换仪式之类的,如果在战场上有哪一方搞小动作搞出一些偷袭啊之类的事儿,会被其他诸侯国耻笑的 。
网络配图
3.战争时期 有人说春秋时期的打仗很大程度是两个诸侯国国王之间的娱乐活动(汗),就跟后来的下象棋的感觉差不多,但是在进入战国之后,打仗就变成真正的战争了 。这个时期兵法萌发,各种策士大行其道,战争也变得诡谲多变,各种计策(还记得孙膑的“三十六计”不?)运用趋于娴熟,同时在战国时期,各种坑杀俘虏的行为是很严重的,动不动就坑几千几万人,大大消灭战争对手的有生力量 。
【古代人打仗真的像电视里的先单挑后混战】至于春秋之后嘛,古代战争的基本形式也就定型了,基本的形式就是:
战前相关准备工作,收集粮草,制造武器,招兵买马,训练军队
出征之前写写檄文,落得个“出师有名”的好名声
- 手取川之战到底是真的假的手取川之战经过
- 泰拉蒙战役的历史背景波伊人落荒而逃是真的吗
- 丁奉杀张辽是真的吗?历史上张辽怎么死的
- 宋将率三十人于五万军中抓叛徒杀敌将是真的
- 核桃真的能补脑吗 吃核桃为什么能补脑
- 赤壁谜团:真的是三国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
- 三国谜团:蜀国君主刘备竟真的喜欢哭吗?
- 信用钱包真的假的,为什么说信用钱包是骗子公司
- 分心木真的能治失眠吗 治失眠怎么吃分心木
- 古时候打仗讲究这么多居然问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