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三十万精锐明军打不过两万蒙古兵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秋7月,也先统领强悍的瓦剌骑军大举犯边 。势如破竹 。北部边境告急的十万火急军报送达京师,京师一片慌乱 。7月8日,也先军团进入明朝境内,兵锋甚锐 。势不可挡 。明廷大同守军溃不成军 。塞外一应要隘、城堡陷落,瓦剌军所向披靡 。
【揭秘为何三十万精锐明军打不过两万蒙古兵】皇帝得王振奏报,50万(实为30万)大军两日内集齐,正整装待命 。皇帝神采奕奕,当日在王振的护从下,统领30万禁卫大军,浩浩荡荡出京北征 。
行至龙虎台,兵疲将乏,王振下令驻营 。大约一鼓时分,风声惊动了军士 。身体疲惫、内心虚弱的禁卫军营地大乱,虚惊一场 。于是便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 。第二天,大军继续北进,出居庸关,过怀来,直至宣府城 。连日来风雨大作,本来就毫无斗志的禁卫军,人心惶惶 。兵部尚书邝埜感到此行凶多吉少,极力请求皇帝回銮 。王振大怒,严厉斥责邝堑,命他与户部尚书王佐随大营从行,由侍卫亲军监护 。邝埜时年65岁 。又忧又急,加上连日行军,疲惫不堪,从马上坠地,差点摔死 。大臣们请他留下来医治伤病,他坚决拒绝,说:“皇帝亲自北征 。我敢托词有病自便吗!”大军进入宣府,瓦剌军前锋攻到 。朱勇率领禁卫军前锋与瓦剌交锋,结果不是敌人的对手 。落得大败 。王振下令禁卫军精锐军掠阵,瓦剌军作出溃退的姿态,实际上是佯装败北,意在诱敌深入 。皇帝十分兴奋,鼓励王振指挥大军,北进讨伐,直指大同 。
网络配图
青年皇帝朱祁镇除了亲征的狂热意念外,对于战争的知识少得可怜;几乎倾巢出动的禁卫军,除了耗用粮草外,战斗力低得可怜;宦官权臣王振除了抖擞他个人的狂势外,对于指挥作战毫不在行;兵部尚书邝埜除了忠君退却外,对于战事别无良策 。
还没有到达大同,粮草已十分匮乏,许多士兵在饥饿、疲劳中倒毙路途 。兵部尚书邝埜再次请求皇帝回师入关,以禁卫军精兵殿后护驾 。王振不理 。邝埜奔到皇帝大帐申奏,被禁卫军挡住 。王振怒骂:“腐儒知道什么是用兵!你再言语就立即扑杀!”邝埜忧心如焚,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为社稷和天下百姓考虑,为他们说话,有什么可怕?”王振喝令禁卫亲军将邝埜押出去 。邝埜只得在军帐中与户部尚书王佐相对流泪 。
后来,王振宣布班师回銮 。大同总兵官郭登急速进告随驾的学士曹鼐,说车驾回銮宜从紫荆关回京 。这条路线肯定安全 。曹鼐等奏报王振,王振根本不听 。王振固执地要借班师回京之机,让皇帝车驾绕道到自己故乡蔚州 。
于是,数十万禁卫军按照王振的路线回师 。临近王振老家时,王振又觉得这数十万大军会踏坏庄稼,还要供应粮草,得不偿失,便临时改变主意,下令已行军四十余里疲惫不堪的大军转而向东,回到已经走过的狼山 。这时,远处红尘滚滚,探马亲军飞骑奏报,瓦剌骑军追到!
明朝禁卫军出现骚动,从未经临战阵的将士衣冠不整 。面色苍白 。这是8月13日 。
网络配图
禁卫军统帅王振急令太师、成国公朱勇率领三万禁军精骑迎击瓦剌军 。朱勇有勇无谋,统三万大军进军鹞儿岭,瓦剌军早就在山岭两翼设下伏兵,以逸待劳,突然向朱勇骑军发动夹击 。三万明廷禁卫军被杀掠殆尽 。恭顺侯昊克忠、都督吴克勤奉命抵御大量涌至的瓦剌军,战败阵亡 。
皇帝朱祁镇在亲军护卫下驻跸土木堡 。这里,没有险障阻挡 。没有天险遮蔽,更没有泉水和丰厚草木,正是敌骑险冲之地 。第二天 。即8月14日,大军刚准备起行,瓦剌军杀到 。形成包围圈,一重重逼近 。大军困在土木堡,不敢移动 。被围连续两天两夜,将士和马匹没有饮水,又饥又渴 。王振命令禁卫军就地取水,但深挖两丈,仍不见出水 。而距此地向南十五里便有一条河,但此河已被瓦剌军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