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年龄最大考生102岁参加科举( 三 )


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 。也就是说,连续参加15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 。实际上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 。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 。
因为不是正取,年纪又大,社会上对“老榜生”的评价较低 。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有这么一段记载:福建人徐遹通过“特奏名”,获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进士,参加完在御花园琼林苑里举办的“闻喜宴”后,大家骑马挂花回住处 。经过“红灯区”时,别人的红花都让妓女抢走了,惟独徐遹的花没人要 。徐遹为此伤心,在客栈房间的墙壁上题诗自嘲:“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 。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
除了“特奏名”这种特殊照顾的情况,在古代科举考试当然不会少了花钱“买分数”、“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现象 。如在明代,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例监”,便是花钱搞到入学指标的学生 。
【我国古代年龄最大考生102岁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