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事件三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三 )


参战双方
守方:曹军至少十数万(包括王牌部队虎豹骑兵)参战的有夏侯渊、张郃、朱灵、曹仁、徐晃、曹洪等将领由曹操统领
攻方:联军共十万分为十部: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分别统领各部不相统属
巴蜀之战(公元211年-214年)
汉中之战(公元219年)
汉中之战是东汉末年群雄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 。由于汉中是益州北方的一个郡,接近三辅地区,而且易守难攻,因此刘备在214年平定益州后,于217年北攻占领了曹操的汉中,战事维持了两年 。最终,刘备占据汉中,在秋天自立为汉中王 。
荆州之战(公元219年)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 。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 。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 。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夷陵之战 。
名称:襄樊之战
地点:荆州
时间: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
参战方:曹操、孙权、刘备、梁郏、陆浑群盗
结果:关羽失荆州被杀,孙刘联盟破裂
参战方兵力:蜀汉约三万、曹魏五万以上东吴数万
伤亡情况:曹魏损失三万以上、关羽全军覆没
主要指挥官:曹仁、吕常、于禁、庞德、徐晃
主要指挥官:关羽、赵累、樊友、孙狼
主要指挥官:吕蒙、陆逊、潘璋、马忠
夷陵之战(公元221年-222年)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
南中平定战(公元225年)
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 。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
名称:诸葛亮南征
地点:南中
时间:225年
参战方:蜀汉、南中叛军与各部军团
结果:平定南中
主要指挥官:诸葛亮、朱褒、孟获
又名:南中平定战
典故: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 。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
九伐中原(公元249年-263年)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死于五丈原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三国志》记载,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