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赵曙简介空有一番抱负却英年早逝的皇帝( 二 )


这样 ,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 , 英宗和韩琦等人逐渐意识到 , 要想取得这场论战的胜利 , 曹太后的态度是关键 , 只有争取太后改变态度 , 釜底抽薪 , 才能给两制和百官以致命一击 。治平三年 , 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 , 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 , 英宗特意将其召来商议 , 当时即议定濮王称皇考 , 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 , 交给了皇上一份 。到中午时分 , 太后派了一名宦官 , 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 , 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 , 相视而笑 。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 , 不过是多了太后的签押 。曹太后一直与养子英宗不和 , 这一次竟不顾朝廷礼仪和群臣的反对 , 尊英宗的生父为皇考 , 确实令人费解 。于是 , 便有了诸多传言 。有人说 , 这一关键性的诏书乃是曹太后前日酒后误签 , 次日 , 太后酒醒 , 方知诏书内容 , 但后悔已经晚了 。另一传说则称 , 太后手诏的出台 , 是大臣韩琦、欧阳修等人交结太后身边的宦官 , 最终说服了太后 。但无论如何 , 白纸黑字 , 太后是不能抵赖的 。
不管曹太后的诏书是否出于情愿 , 却正合英宗的心意 , 英宗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 。同时又将宰执们召来 , 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 , 以稳定时局 。韩琦对英宗只说了一句“臣等是奸是邪 , 陛下自然知道” , 便垂手不言 。欧阳修更是非常明确地对英宗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 御史既然认为其与臣等难以并立 , 陛下若认为臣等有罪 , 即当留御史;若以为臣等无罪 , 则取圣旨 。英宗犹豫再三 , 最后还是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 , 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 。英宗明白这三个人无过受罚 , 心中也很过意不去 , 特地对左右人道:“不宜责之太重 。”同时宣布 , 濮安懿王称亲 , 以茔为园 , 即园立庙 。英宗的这项决定 , 遭到了朝臣的坚决抵制 , 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台谏官员全部自请同贬 , 甚至英宗在濮邸时的幕僚王猎、蔡抗均反对称亲之举 , 这是英宗万万没想到的 。在严厉处分吕诲等人的同时 , 英宗又不得不拉拢反对派主要人物王珪 , 许以执政职位 , 可以说是软硬兼施 。为了生父死后的名分 , 英宗绞尽脑汁 , 用了各种手段 , 耗费了18个月的光阴 , 才最终达到目标 , 英宗笃孝的品行就以这种奇特的方式体现出来 。其实 , “濮议”并非单纯的礼法之争 。司马光等臣僚坚持濮王只能称皇伯 , 是希望英宗能以此收拾天下人心 , 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而韩琦、欧阳修等掌握实权的宰执们考虑的问题则更现实 , 深知仁宗已死 , 太后已无能为力 , 他们要一心一意地拥戴英宗 , 因为毕竟英宗是皇权的现实代表 。
君臣相得:英宗朝政治的有为
英宗虽然多病 , 行事甚至有些荒唐 , 但刚即位时 , 还是表现出了一个有为之君的风范 。仁宗暴亡 , 医官应当负有责任 , 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宫 , 送边远州县编管 。其他一些医官 , 唯恐也遭贬谪 , 便在英宗面前求情 , 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 , 不幸去世 , 乃是天命 , 非医官所能及 。”英宗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 。”英宗便道:“如这样 , 我就不管了 , 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 。”众医官一听 , 都吓得魂飞魄散 , 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 。显然 , 英宗行事很有些雷厉风行的风格 , 与滥施仁政的仁宗有着很大的不同 。不仅如此 , 英宗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 。当时 , 辅臣奏事 , 英宗每每详细询问事情始末 , 方才裁决 , 处理政务非常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