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三国时曹魏名将 。其容貌短小,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为其帐下吏,后来乐进回本郡募兵,共得千余人,还军后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 。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 。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 。乐进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号为名将 。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 。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 。
乐进一生征战无数,与于禁都出身于行阵卒吏,如果不是有曹操这样的识才者,这两位最活跃的武将就将永恒的被埋没 。乐进在赤壁之战以前表现活跃,赤壁之战之后除了合肥之战,几乎在《乐进传》找不到其他详细战功(仅有一句“数有功”),可能是历史记载问题,而不是乐进本身的问题 。由于历史记载乐进参与的战争并无详写,能体现其威猛的只有两个,第一,名将淳于琼是被乐进力斩,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交锋添上一笔;另一个便是合肥之战 。人们说合肥之战乐进的表现不佳,这基本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的逍遥津之战的雏形来自于《资治通鉴》的记载 。
首先,屯合肥乐进、张辽、李典共同是主将,而不是张辽统领乐进、李典,原因有以下几条:
【三国演义为何说乐进在合肥之战表现不佳?】1,张辽的资格够不上统率乐进,张辽此时还是杂号将军,而乐进早已经是右将军 。
2,《张辽传》、《乐进传》、《李典传》对此事的记载都把屯合肥的三人名字说得很明白,连接词是“与”而非“从”或“督” 。而其他典型的主将统率副将出战三国志都会说清楚,比如李典从夏侯惇据刘备,张辽督张郃、牛盖讨伐陈兰等 。
3,曹操的信是直接对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进行部署 。
4,张辽出战需要征求李典同意,如果张辽是主将则大可不必 。
由此四条,大可说明张辽并不是主将,守合肥几个年头的功劳可以平分与张、乐、李 。
在《资治通鉴》里,乐进由骁果变成了软弱 。张辽要出战,“进等莫对”,乐进居然说不出话!这里是说不通的,因为:
其一,因为乐进本来就是守城的,被勒令不战,乐进是没什么顾虑的;其二,因为《三国志·乐进传》、《张辽传》、《李典传》都没有乐进说不出话的记载,只是三国志张辽传在张辽说完话之后有一句“李典亦与辽同 。”,由这句话索隐出“乐进不与辽同”,因而才有“进等莫对”的说法 。对照历史,不具有可靠性 。
所以乐进在逍遥津之战并不是一位软弱的将领,他也以他的坚守免除张辽,李典的后顾之忧,三个人都有功劳 。乐进在早期军事生涯中,攻战中每每捷足先登,冲锋陷阵 。在后期为荆州的守护也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评为“骁果”的将领 。可怜不知历史出了什么阴差阳错,乐进的身后名不但比不上身前名,而且与他的实力完全不成对应 。
- 为什么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竟死得最窝囊?
- 与三国演义相差较远历史上赵云是什么样的
- 一国皇帝为何被太监乱刀砍死不作死就不会死
- 古人为何喜欢枕玉枕睡觉这样睡觉更健康吗
- 三国里的将军身高,兀突骨两米八,为何说关羽才是最高的?
- 世界十大护膝品牌:世达上榜,LP第一
- 世界十大最适合单人旅行的地方不丹上榜,拿起行囊说走就走
- 鸟人是什么意思?是贬义还是
- 公孙瓒临死时对刘备说了什么?
- 为什么说万里草原丝路是以契丹为唯一宗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