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崔乾佑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 。安禄山虽然是三镇节度使,但我们都知道他本身是个靠演马戏扮小丑上位的弄臣,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攻陷长安,全因手下有一员猛将,此人叫做崔乾佑 。
安禄山手下猛将崔乾佑
崔乾佑的出身一直是个谜,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他很有可能是出身自当时“五姓七望”之首的博陵崔家 。
在安史之乱的前期,崔乾佑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施展,只通过三战便平定了关中以及整个河东,并消灭了大唐三位曾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 。
第一战是起兵伊始,攻取东都洛阳 。这一战安禄山倾巢而出,而大唐的精锐都在边疆来不及回援,城内兵力并不是很多,所以崔乾佑只是小试身手 。此战他率领同罗骑兵第一个冲进城内,赢得首站之功 。
洛阳之战
真正展现他战争才华的是潼关之战 。潼关是关中和长安的门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又经过历朝历代几千年的修建,根本就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防线 。安禄山取得洛阳后兵峰直指长安,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潼关,先锋大将正是洛阳之役中表现抢眼的崔乾佑 。
一开始防守的潼关的是大将是高仙芝和封常青,对唐朝比较了解的都知道,这两人曾经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诸国臣服,本身带兵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为了守卫长安,拒敌于国门之外,小小一座潼关居然塞进了十八万兵马 。再加上易守难攻的地形,怎么看都该是万无一失 。
现存的潼关古城
而崔乾佑一方的兵力并没有明确记载,但《资治通鉴》提过一句:“翰及良丘浮船中流以观进退,谓乾祐兵少,轻之”,可见崔乾佑作为前锋,手上的兵力并不多,加上六千同罗骑兵,总数应该不会超过五万 。
【安禄山手下的一员猛将崔乾佑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虽然占据绝对优势,在消息断绝,叛军主力未明的情况下选择据险而守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崔乾佑没有办法,只得使出了盘外招 。他派人到长安传播谣言,说叛军兵力很少,高仙芝、封常青们优势兵力却不出击延误了战机 。这话其实也没说错,本来崔乾佑的兵力就不多,安禄山的主力又正在忙着和关外的节度使们大战,暂时也顾不上潼关这边,十八万对五万,可不是相差悬殊吗?平息叛乱的唐玄宗连下圣旨,要求高仙芝们立即出兵 。在关外局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二人仍然持谨慎态度,拒不出兵,这本来也没什么错 。但此时长安城内谣言又起:安禄山能叛变,高仙芝为什么不能?手握18万大军,却按兵不动,肯定有别的想法 。于是在皇帝的猜疑中,二人的人头落地 。
大唐名将哥舒翰
群龙无首的潼关将士需要一个新的将领,无人可用的唐玄宗想起了另一位名将哥舒翰 。哥舒翰此时正在养病,一听说这事并且立马加重,但架不住唐玄宗苦苦相逼,没办法,只好躺在病床上被抬上了前线 。
玄宗的旨意很明确:出兵,决战!哥舒翰想想前任的下场,只得出兵 。此时的崔乾佑早已选好了战场,将精兵埋伏在群山之中,只留出一条羊肠小道 。他首先派出了一只万人的部队,衣着不整,队形散乱,迎战哥舒翰的大军,一触即溃,一路奔逃 。哥舒翰虽有疑惑,但在身边皇帝派来的监军注视下,硬着头皮下令全军追击 。于是剧本开始按照崔乾佑的设计进行 。
哥舒翰大军进入预设埋伏地点后,伏兵四起,巨石、檑木从天而降 。已有准备的哥舒翰派出牛车想冲出一条退路,但崔乾佑在峡谷两边堆集大量草料,点火焚烧,挡住了牛车和唐军的退路,山谷中顿时浓烟四起,崔乾佑又命令所有士兵高声呐喊,营造发起总攻的假象 。混乱中,被浓烟遮住视线的唐军只能各自为战,把身边的战友当成了敌军,自相残杀 。这一打就是一天,到天黑的时候早已精疲力尽,所剩无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