襴衫:两宋时期的男子常服以襴衫为尚 。所谓襴衫 , 即是无袖头的长衫 , 上为圆领或交领 , 下摆一横襴 , 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 。襴衫在唐代已被采用 , 至宋最为盛兴 。其广泛程度可为仕者燕居、告老还乡或低级吏人服用 。一般常用细布 , 颜色用白 , 腰间束带 。也有不施横襴者 , 谓之直身或直缀 , 居家时穿用取其舒适轻便 。
帽衫:士大夫交际常服 , 一般是头戴乌纱帽 , 身着皂罗衫 , 束角带 , 登革靴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乌纱帽 , 此种帽式在隋唐即已出现 , 唐代杜佑《通典》载:“隋文帝开皇初 , 尝著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 , 通著入朝 , 后复制白纱高屋帽 , 接宾客则服之 。大业年令 , 五品以上通服朱紫 , 是以乌纱帽渐废 , 贵贱通服折上巾 。”唐时纱帽被用作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时 。而宋时儒生亦戴 , 样式尽可随己所好 , 一般以新奇为尚 。除帽衫之外 , 还有初为戎服 , 后成官员便服的紫衫;有举子服用、女子亦穿的凉衫 , 或称白衫 , 再后演变为丧服 。
裘衣:是由羊、兔、狐、獭、貂等动物皮毛制成的皮衣 。《晋书郗超传》即有“且北土早寒 , 三军裘褐者少 , 恐不可以涉冬”的叙说 , 唐宋诗词中屡见 , 如苏轼词中“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等 , 其中一种华美的贵重裘衣 , 谓之鹤氅(早年鹤氅据传为真鹤羽制成) , 前后开衩 , 以便于骑马 。
南宋萧照《中兴祯应图》中市民的服饰
【宋朝服饰:宋代男子服饰】
幞头:作为宋人首服 , 应用广泛 。不过唐人常用的首服幞头至宋已发展为各式硬脚 , 其中直脚为某些官职朝服 , 其脚长度时有所变 。据说起源于五代 , 《幙府燕闲录》载:“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 , 二脚上翘 。四方潜位之主 , 各创新样 , 或翘上而反折于下 , 或如团扇、蕉叶之状 , 合抱于前 。伪孟蜀始以漆纱为之 。湖南马希范二脚左右很长 , 谓之龙角 , 人或触之 , 则终日头痛 。至汉祖始仕晋为并州衙校 , 裹幞头两脚左右长尺余 , 横直之不复翘 , 今不改其制 。”两边直脚甚长 , 确为宋代典型首服式样 , 有“防上朝站班交头接耳”之说 , 不一定可信 , 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种式样予以辨认宋代服饰形象 。另有交脚、曲脚 , 为仆从 , 公差或卑贱者服用 。高脚、卷脚、银叶弓脚 , 一脚朝天一脚卷曲等式幞头 , 多用于仪卫及歌乐杂职 。另有取鲜艳颜色加金丝线的幞头 , 多作为喜庆场合如婚礼时戴用 。南宋时即有婚前三日 , 女家向男家赠紫花幞头的习俗 。
劳动人民服式多样 , 但大都短衣、紧腿、缚鞋、褐布 , 以便于劳作 。其工商各行均有特定服饰 , 素称百工百衣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有小儿子着白虔布衫 , 青花手巾 , 挟白磁缸子卖辣菜……其士、农、商诸行百户衣装 , 各有本色 , 不敢越外 。香铺裹香人 , 即顶帽 , 披背 。质库掌事 , 即着皂衫角带 , 不顶帽之类 , 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 , 绘数百名各行各业人士 , 服式各异 , 百态纷呈 。另有僧侣服、衙役服、兵服等 , 在此章文字部分从略 。
- 宋朝服饰:宋代皇帝服饰
- 宋朝服饰:宋代妇女服装
- 宋朝服饰:宋代官员朝服
- 隋唐五代服饰:五代时期的妇女服饰
- 隋唐五代服饰:隋朝服饰制度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时期的半臂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胡服帽
-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时期服饰图案
- 宋朝服饰:宋朝服饰纹样
- 宋朝服饰:宋朝服饰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