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林则徐瞒报军情

鸦片战争中英之间第一场战争 。鸦片战争起因是英国在广东倾销鸦片,严重扰乱了广东社会 。英国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目的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战争初期清军英勇作战,但后来还是以惨败结束 。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此时大清朝其实还是愚昧麻木的,不以为然,还沉浸天朝大国的迷梦之中 。
很多人认为战争失败是武器装备和体制的问题,其实将军瞒报军情也是重要原因 。
这场战争的过程我们都很清楚,英军全程都是在压着清军打 。但是在道光皇帝接到的奏折里,战争初期却全是清军大获全胜的喜报 。
比如鸦片战争开始前的两次武装冲突里,第一次冲突,英军自己的记录是只有几个人受伤 。林则徐的奏折里则说,击沉英军一艘船,击毙英军17人以上 。第二次冲突英军的记录是无人伤亡 。林则徐的奏折说:附近渔船捞到了敌人的帽子21顶,经过辨认,其中有两顶是敌人军官所戴,其余各种外国人的物件“不可以数计” 。这样的描述,让我们很难相信林则徐的奏折里没有夸大战果的意思 。
其实这还算是客观的,后面其他人的奏折更没法看了 。如虎门之战里,清军250人战死,100多人受伤,1000多人被俘,英军仅仅5人受了轻伤 。这完全是一面倒的失败,但是清方的奏折里赫然写着“共计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余名” 。第二次定海保卫战,英军战死2人,受伤27人,清方的记录里则写着“剿杀逆夷一千数百名” 。
下级官员隐瞒事实欺骗上级领导,导致报告和实情差异巨大,看起来似乎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社会难以克服的顽疾之一 。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些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比较重要的主要有: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截留税款、瞒报上税人口 。这些问题历代朝廷都没有办法真正搞定,并且越到王朝末期就越发严重 。
也许你会想,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听起来并不是多么难办的事情嘛,皇帝下个命令不就行了吗?比如哪个土豪占的土地太多了,皇帝让他把土地分出来,他敢不从吗?或者收取他高额惩罚性税赋可不可以?至于税款截留、隐瞒人口的问题,皇帝可以下令整顿税吏,做大规模的清查人口嘛 。
实际上,这些办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中国历史上稍微精明一点的皇帝都干过这些事 。但除了开国初期外,其余的皇帝全都失败了 。远的不说,就说清朝的雍正、乾隆,他们这样在中国历史上处于皇权巅峰时期的皇帝,也最终没办成这事 。
为什么呢?
如果简单笼统的给个答案,那就是:在独裁社会中,朝廷缺少足够的监督力量 。
皇帝固然可以设计各种监督机制,比如在各地设置监督官员,或像唐朝那样派宦官当监军,又或像明朝那样派遣特务,甚至像清朝那样采用秘密奏折制度 。但这些制度都有一个相同的缺点:负责监督的人数太少 。只要人数少,被监督者就总有办法买通监督者,共同欺上瞒下 。
就拿清末来说,清末虽然有秘密奏折制度,但是到了乾隆后期,官场贪腐成风,所有上奏折的人都贪,大家谁能检举谁?就算有个别人想冒头检举,皇帝接到举报后又不能轻信,还要派钦差到地方上调查取证,只要地方上的贪官互相遮掩,甚至是买通钦差,那皇帝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
再比如土地兼并这事,皇帝们都知道土地兼并不好,可他们手下大臣都是大地主,大家的财产都来自于土地兼并、瞒报赋税 。那大臣们为什么要自己断自己的财路?
所以皇帝们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当皇帝决定下大力气整治土地兼并和瞒报赋税时,朝堂上的朝廷大员们纷纷叫好,山呼万岁皇帝英明 。而当政令下到地方,地方官员们立刻紧锣密鼓的工作,并隔三差五上报工作成果,详细介绍我们今天做了多少工作,检查了多少土地 。事情眼看进行的十分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