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它始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7年),一直沿袭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历时1300多年 。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古代科举制度还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四宴 。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
鹿鸣宴
“鹿鸣宴”是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 。起于唐代,明清沿用,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悠悠鹿鸣”……而取名为“鹿鸣宴”有祝贺之意 。此宴设于乡试放榜次日,宴有地方官吏主持,宴请之人除新科举子外,还有内外帘官(考场工作人员)等 。据《新唐书·选举志》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韩愈在《送杨少尹序》中也写到“杨君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科举贺宴为何名叫“鹿鸣”呢?原来,鹿与禄谐音,古人常以鹿来象征“禄”的意思,以为有“禄”就能升官发财,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 。但古人比较含蓄,不愿把升官发财挂在口上,因为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有距离的,于是就取了“鹿鸣”这个有些诗意的名字 。
琼林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始于宋代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 。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 。”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 。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 。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
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 。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 。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 。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
鹰扬宴
“鹰扬宴”是武科考乡试放榜后而设的宴会 。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 。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 。”所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之句 。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 。
会武宴
“全武宴”是武科考殿试放榜后举行的宴会 。古代科举,自唐开始,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 。这在清吴荣光的《吾学录·贡举》中也有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宴)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曰会武燕(宴)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武生武举》也云:“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 。”
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在封建时代,学子们不仅把这种宴会当做殊荣,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做学术地位、任职高低的一种标志 。尽管与宴者是少数人,但对大多士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都视为人生4大喜事之一,奋力追求 。
- 什么是如意?古代如意的来历古之爪杖如人之意
- 古代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中庸
- 明代最离奇宫廷案红丸案:明光宗真是吃了红丸死的吗
- 揭秘:刘备携民渡江是在把老百姓当肉盾吗?
- 揭秘:明朝首富沈万三真的是靠聚宝盆发家吗?
- 三国历史上司马懿装病获江山:装病亦是权谋
- 历史上孟姜女哭长城的真相?竟然是后人栽赃秦始皇!
- 揭秘古代的美女经济:西施靠被参观来造福国库
- 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识不破?后果如何?
- 绑架朝鲜王子整整一年古代日本也搞人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