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
【注释】
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 。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 。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 。比,亲比,亲密相依 。本纷六二 。《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 。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 。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 。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 。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 。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
【解析】
按语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证明反间计的成效 。田单守即墨,想除掉燕将乐毅,用的是挑拨离间的手段,散布乐毅没攻下即墨,是想在齐地称王,现在齐人还未服从他,所以他暂缓攻打即墨 。齐国怕的是燕国调换乐毅 。燕王果然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只好逃到赵国去了 。齐人大喜,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 。陈平也是用离间之计使项羽疏远了军师范增 。采用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 。
【探源】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 。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 。《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 。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这里的“人”,就是间谍 。《孙子兵法》专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有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作间谍,叫因间;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叫生间 。唐代社收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例子 。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 。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 。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 。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 。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 。他热情款待蒋千,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周床共眠 。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 。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 。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 。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 。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 。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 。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 孔甲养龙的故事简介孔甲养龙乱夏是怎么回事?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九计隔岸观火
- 汉武帝与陈皇后金屋藏娇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八计暗渡陈仓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