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皇帝提拔侍卫出身的和珅的真实原因

和珅 , 对于中国历史上这个最大的贪污者 , 人们的研究实在已经够多够细了 。不过 , 人们往往过多渲染了和珅火箭般蹿升中体现出的钻营功夫 , 而忽略了乾隆晚年的独特心态 。事实上 , 和珅现象不过是乾隆晚年特殊心理需要的产物 。如果在乾隆中青年时期 , 和珅绝无机会爬得这么高 , 当然 , 后来也不可能跌得这样重 。
网络配图
晚年的乾隆被两个矛盾所困扰:一个是大权独揽的政治信条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一个是不断泛滥的物欲和“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承诺 。
尽管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日常政务 , 但乾隆从来没想过把大权分担给朝中重臣 。他深知这些重臣在朝中经营多年 , 根深叶茂 , 一旦分享最高决策权 , 很容易引来大批依附者 , 形成朋党 , 导致混乱 。为了保证大权独揽 , 老皇帝迫切需要一根得心应手的拐杖 , 或者说 , 一个有能力的贴身秘书 , 帮他处理日常政务 , 执行具体决策 。这个人第一应该在朝中没根没底 , 没帮没派 , 没有什么资历 。这样 , 才会俯首帖耳 , 绝对忠于皇帝 。第二 , 更重要的是 , 他必须机敏果决 , 才华出众 , 能够实际代替皇帝处理一些复杂事务 , 否则难入以挑剔闻名的乾隆的法眼 。
乾隆四十年(1775年)秋天 , 皇帝出巡 。老皇帝旅途寂寞 , 就和蔼地和身边一位骑马随行的新任侍卫聊起天来 。先是问他多大了 , 姓什么叫什么 , 接着又问他什么时候进的宫 , 在哪儿当过差 。这位风度翩翩的侍卫回答说 , 他26岁了 , 钮祜禄氏 , 叫和珅 , 刚被选为乾清门侍卫 。年轻人语言流利而得体 , 态度恭敬又从容 。皇帝开始对他感兴趣了 , 便问起他的功名出身 。和珅说自己18岁那年曾参加乡试 , 没能中举 。乾隆问道:“当年的卷子 , 还能记得几句吗?”和珅说能 , 于是边走边背 , 一会儿工夫 , 居然把八年前的卷子从头到尾全背了下来 。
网络配图
皇帝大为惊异 , 那心情 , 恰似王熙凤之初见小红 。人到老年往往更加欣赏年轻人的干练和活力 , 皇帝试着派和珅办了几件事 , 和珅的机敏达练、善解人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 皇帝大喜过望 。乾隆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英主 , 却挑不出和珅的毛病 。
一年之后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 , 27岁的和珅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 , 成为二品大员 。三月 , 又成为军机大臣 , 四月 , 兼内务府总理大臣 , 赏戴一品朝冠 。
从此之后 , 他一直稳稳地高居政治最高层 , 从男爵到公爵 , 从户部右侍郎到吏部尚书[注: 吏部尚书 , 中国古代官名 , 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 , 相当于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长 , 雅称、文华殿大学士[注: 简介文华殿大学士 , 以辅导太子读书 。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 , 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 , 统辖百官 , 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太子太保 , 其拔擢之快 , 任事之繁 , 总揽之巨 , 有清一代绝无仅有 。一生高己卑人、明察过甚、恩威不测的乾隆帝 , 从来没有怀疑过和珅的才干与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