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诸葛亮最大对手( 二 )


这次魏国、蜀国的大战,魏国方面的主帅,即是魏明帝曹叡本人 。诸葛亮出兵之初,进展十分顺利,他先扬言兵出斜谷,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吸引了曹真的魏军主力,自己则率军兵出岐山,魏国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他投降 。一时间魏国大为震动,“朝臣未知计之所出”,而曹叡仍镇定自若:诸葛亮本来拥有山川险阻,现在主动攻打我们,等于中了我们诱敌深入之计 。那三郡已成诸葛亮的包袱,让他知进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矣 。”
于是曹叡在洛阳点起五万步骑,前往长安镇守 。他命令曹真进攻赵云,张郃进攻街亭的马谡,结果马谡大败,诸葛亮不得不退兵,三郡迅速被魏国平定 。
此后诸葛亮数度北伐,双方互有胜负,蜀军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北定中原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
公元234年,蜀国、吴国一起向魏国发动进攻,曹叡坐镇洛阳,调兵遣将,面对诸葛亮、孙权的夹攻,丝毫不落下风 。




这年二月,诸葛亮兵出斜谷,曹叡命司马懿率军与蜀军对阵,他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 。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
这年诸葛亮已54岁,自感时日无多,倾力而来,求战心切,曹叡如此谋划,再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 。诸葛亮为求一战,用上了激将法,他频频派人下战书,并给司马懿送来“三点式”等女子服饰,讽刺他不像个爷们 。这下魏军炸了窝,都觉得奇耻大辱无法忍受,纷纷请战 。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抵不住压力,作势上书请战,曹叡当即派使者前来,勒令司马懿及部下不得出战 。双方僵持渭水之滨,诸葛亮进退维谷 。
这年五月,孙权大举北征,派陆逊、孙韶各率万人沿淮、沔北上,自己亲率大军围攻合肥 。其时孙权势大,魏征东将军满宠建议撤出合肥,坚守寿春,曹叡拒绝了:“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 。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 。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 。”
果然,曹叡亲率大军东征,距合肥还有几百里时,久攻不下的孙权闻讯撤军 。陆逊、孙韶也迅速撤退 。
此时,司马懿与诸葛亮仍在关中相持,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前往支援 。曹叡说,孙权退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 。遂前往寿春,封赏有功将领 。不久,诸葛亮病逝,蜀军退走 。这一战,司马懿当然居功甚伟,但他老板曹叡用人和战略的明断,却也十分重要 。
两线作战,面对爷爷的老对手孙权、诸葛亮,曹叡以其刚毅、明断和果决,丝毫不落下风,他“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他的表现,充分印证了曹操当年的眼力 。
从蜀国方面讲,诸葛亮北伐失利无疑是十分遗憾的事 。陈寿原是蜀国人,对诸葛亮充满敬仰之情,论及北伐失利,陈寿从蜀国内外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
就蜀国内部讲,诸葛亮的“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具有管仲、萧何般的治国才能,但统军打仗,并不是他最擅长的,萧何推荐了韩信,而当时的蜀国却没有韩信这样的将才,“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就蜀国外部讲,魏国占据中原,军事、经济实力雄厚,魏明帝选贤任能,魏军将帅人才济济,使诸葛亮“所与对敌,或值人杰”,“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
陈寿之论,十分客观 。
作为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诸葛亮的死不仅深刻影响蜀国,也影响着魏国 。他死之后,魏明帝大大松了一口气,开始大兴土木,一道诏令,让洛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他动用三四万工人,建造巨大、豪华的宫殿,美丽、别致的园林,马钧所造水转百戏更是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