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民俗仡佬族三幺台是什么意思

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非常特别的习俗 。“三幺台”是仡佬族人家待客的最高食俗礼仪,每逢嫁娶、寿庆、建房、节日宴请等,都要动用“三幺台” 。其风味食品众多,饮食方式独特,可谓民族饮食的展台,体现了仡佬族文化,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014年,仡佬族三幺台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仡佬族三幺台 。

仡佬族的“三幺台”习俗,“三”,指的是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 。“幺台”,正安、道真、务川一带地域土语,“结束”或“完成”的意思 。“三幺台”,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才结束,故称“三幺台” 。“三么台”习俗,流布于黔北的正安县、道真、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 。
古时,仡佬族人家嫁娶、立房、祝寿、重大民俗活动和节庆时操办宴席,都盛行“三幺台”待客,隆重而热闹 。每一幺台间,伴以“吹打”(锣鼓唢呐),即每上和每撤一台席,都要吹奏一番,热闹氛围 。后来,逐渐成为春节期间待客方式 。现今,只要有贵客来到,仡佬人家都要以“三幺台”招待,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
客人到访,要打开堂屋大门迎接 。男主人招呼大家坐下,女主人准备茶水和食品,孩子就去喊左邻右舍的男主人来陪客,如果客人中有长辈就喊长辈相陪,平辈喊平辈相陪 。宾主到齐后,八人一桌(也有十人一桌的),背靠香龛(俗称“香火”),面对大门为上席,左为客人席,右为主人席,下为晚辈席,座次与辈分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依次入座 。辈分相同,以年长者坐上位 。一般女人、小孩不上桌 。待大家坐定,第一台席茶席就开始了 。
第一台为茶席,是以喝茶为主,伴以果品糕点 。喝茶以大土碗盛,以解渴除乏为主 。所谓“大碗喝茶,大碗喝酒”,民风如此 。茶席所配果品糕点为九盘,一是瓜子,二是花生,三是板栗,四是核桃,五是“红帽子粑”,六是“美人痣泡粑”,七是“百花脆皮”,八是“酥食”,九是“麻饼” 。茶多为土茶,土茶中以大树茶为上品(务川县大多喝素茶(土茶),道真、正安县都喝油茶) 。茶毕,撤去一幺台,转入二幺台 。
第二台为酒席,摆放好杯盘碗盏后,首先焚香化纸,拜祭祖先,一是表示不忘祖先造福后人的功德,二是恭请祖先神灵共享佳肴 。然后重邀客人入座 。第二台酒菜大都为卤菜和凉菜,如香肠、卤猪杂、卤鸡、卤鸭、瘦腊肉、皮蛋、盐蛋、泡萝卜、泡地牯牛、花生米等,菜的内容不定,但必须是九盘 。酒多是自酿的苞谷小锅酒 。当地饮酒习惯,凡端杯者,一定要喝三杯,不饮酒者以茶代酒 。第一杯为敬客酒,由主人发话,向每一位客人敬酒,说一些欢迎和谦词,先干为敬 。第二杯为祝福酒,由客人代表说一些答谢及祝福的话语,然后共同干杯 。第三杯为孝敬酒,晚辈向长辈敬酒,晚辈必须等长辈喝完酒后再喝 。待酒将酣,二台席结束,紧接着上第三台席 。
第三台为饭席,这是“三幺台”的正席,菜的碗数仍然是九碗,俗称“九大碗” 。“九大碗”是“登子肉”、酥肉、肉圆子、油果豆腐、灰豆腐、扣肉、黄花菜、笋子、汤菜等 。其中“登子肉”又叫“大菜”,任何时候都不能少 。吃菜时,晚辈不能随意用菜,每碗菜都必须等长辈先吃后才能动筷(尤其是吃“登子肉” 。“登”是古代祭祀时盛肉食的礼器,《尔雅·释器》说“瓦豆谓之登 。”可见,“登子肉”的称呼是从“登”这种盛肉的祭祀礼器得来的),长辈夹菜时,要邀请大家一起用菜 。吃完饭后,平端或合举筷子,示意“各位慢用” 。晚辈等到长辈吃完饭,才能退席 。每道菜造型非圆即方,寓团团圆圆、四季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