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头人要给“龙生”缝制一身新衣服 。寨邻人等来帮助玩龙灯 。杀猪祭龙时,毛龙要将杀猪之人圈在当中,杀猪人要说一些“伏筮”再开刀 。抽刀时龙嘴更凑上前去接猪血,俗称“领血” 。随后将猪破开,猪及头、脚、内脏全部用开水一煮以后,又要让龙头去嗅一嗅,俗称“上熟” 。
之后“先生颂读早已备好的“疏文”,火化纸线 。主人领“龙生”跪拜,灯会头人赠他“易长成人、长命富贵” 。随后让“龙生”领着龙灯遍朝祖坟,烧香祭祖 。晚上龙灯不能发亮,悄悄离去火化 。人们不向主家道谢;主人和“龙生”也主动回避 。
有的贫困人家,则与灯会商量,实行“接灯缴宝” 。趁元宵间原灯队来贺年时,主家备办夜宵,热情招待,头人祭祀一番,以缴来龙灯宝了愿 。照旧俗如不履行“还愿缴宝”、“龙生”一生都好象欠债似的;有的人家下辈人也得为上辈人还愿缴宝 。
“送菩萨”
其俗与送瓜,送宝相似,先要偷菩萨,并有选择地偷 。以偷别人家“香火”(神龛)上的“梓潼帝君”为上品 。因为梓潼帝君又名文昌帝君,主民间文运昌隆之事,为道教的重要神祗加上古有“桐生实子”的典故,所以俗称“送梓潼” 。实在偷不到梓潼菩萨,偷得“观音”也不错,老寿星、笑罗汉也可以将就,反正总称“菩萨” 。
一年之中何时都可以实行此俗 。失去“菩萨”的人家,当然不能宣扬香火上的菩萨走失而被人取笑,知道是那么一回事就行了 。送菩萨的人也不能张扬,悄悄地送 。得到菩萨的人家,则将菩萨供奉在自家的“香火”之上,从此许下了一个“梓潼愿”,生子后再还 。此后所生之子,有的取名“桐生”、“潼灵”、“桐喜”,有的取名“梓发”、“祖发”,有的直接名叫“菩萨” 。当孩子长到十多岁时,就要“还愿” 。
“还梓潼愿”等于办一次大的事务,要请傩坛班子来冲傩还愿,演出傩堂戏,闹热三至五天 。最后,还要由“勾愿判官”来决定这一堂愿是“周”了或是“不周” 。
也就是说,要由扮演“勾愿判官”的坛主,表演“打卦”来决定:三卦打成“大合同”,即“阴卦”、“阳卦”、“顺卦”各一个,就算“周了”,意即礼心中训周到了;如果三卦打不出一个“大合同”,就算“不周” 。往后改期再还一堂愿,争取打出一个“大合同”来 。
【仡佬族民俗仡佬族的送子之俗是什么习俗】
- 羌族文化古老的羌族释比戏啥样
- 羌族文化古色古香的羌族酿酒文化
- 羌族建筑羌族碉楼为何会让人惊讶
- 羌族人的交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 羌族习俗羌族的家庭制度是怎样的
- 德昂族的文化:万事不离茶德昂族的茶文化
- 德昂族的茶俗:德昂族用喝茶言情用茶传意
- 荣安固伦公主的生母是谁?咸丰帝庄静皇贵妃简介
- 咸丰长女荣安固伦公主的丈夫是谁?
- 荣寿公主的亲生父亲是谁?恭亲王奕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