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哪个国家从德国拿的赔款最多?

导语:因东德负担了更多的战争赔款,以至有评论称:“西德人是幸运的,是东德人替希特勒承担了所有战争罪责 。”
美、英、苏确立“分区赔偿”原则,在各自的德国占领区索取赔偿
日前,已濒临破产的希腊政府,为摆脱危机,想出一条“妙计”:要德国偿还二战赔款 。依照希腊方面的解释,德国尚欠希腊相当于1833亿美元(此处系按现今汇率 。文中其余统计数字,则系按战后当时美元汇率)的赔款 。早已偿清所有战争赔款的德国,断然回绝了希腊的无理要求 。
那么,二战结束后,德国的赔款情形,究竟如何?
早在对德战争中,各大盟国即分别制定了索赔计划 。但由于所求不同,以至在雅尔塔会议上发生严重分歧 。苏联损失最大,希望从德国获得战后重建的资金、设备,提出要德国赔偿200亿美元,其中100亿给苏联、80亿给英美、20亿给其他战胜国 。德国赔偿的一半用工业产品支付,另一半通过拆卸设备、没收德国海外资产获得 。①
对于苏联的提议,英国极力反对,认为这超出了德国的承受能力 。丘吉尔指出,如果支付进口不能优先于支付赔偿,便意味着需要其他国家来替德国支付赔偿 。如此所料,战后一段时间内,美、英不得不为占领区的食物进口买单 。同时,英国也害怕过分剥削德国,会使其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 。美国国力雄厚,也未受到战争破坏,并不期望从德国获得大量赔偿,只是为换取苏联在其他问题上的支持,对200亿美元(文中美元都是按战前,也就是1938年的汇率计算所得)的赔款数额表示了原则性同意 。
其实在对德索赔政策敲定前,苏联已将德国东部的大片领土划给了波兰,那里有德国12%的可移动资产与大量存粮;而苏军所过之处,也都大范围地拆卸设备 。这两个举动无疑削弱了德国的赔偿能力,间接减少了美、英等国能获得的赔款数额 。加之,美国希望将苏联挡在西占区以外,故在波茨坦会议上主张“分区赔偿” 。②
所谓“分区赔偿”原则,即美、英、苏三国(后加入法国)从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获得战争赔偿 。苏占区面积较小,境内主要为农业与轻工业;西占区经济更为发达,拥有鲁尔区这一重工业基地 。美、英为获取粮食,苏联为得到工业设备,在《波茨坦协定》中又规定,苏联可获得西占区拆卸设备的25%,其中40%无偿获取,60%使用粮食等物资交换 。③
战后变成一片废墟的柏林
苏联最初并不同意这一原则,但美国把对德赔偿问题与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绑定在了一起 。只有苏联同意“分区赔偿”,美国才会在苏联边界问题上让步 。由此苏联不得不接受了“分区赔偿” 。
苏联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所获赔偿最多,达171亿美元
战后初期,美、英、苏三国至少在削弱德国这一目的上是一致的 。但随着冷战爆发,美国为防范苏联,维护欧洲安全,开始着力恢复德国经济 。因此在西占区,盟国要求德国给予的赔付较少 。
1945年12月,包括希腊在内的18个西方盟国依照在战争中的损失,确定了在西占区获得物资赔偿的比例 。他们总共从西占区获得价值5.023亿美元物资,其中美、英、法分别分获1.24 亿美元、1.06 亿美元和8700万美元 。西方各国拆卸的设备不多,西占区的生产能力仅因此下降了8% 。此外,包括美国抢走的专利、商标、科学家等“智力赔偿”,西方国家从德国获得的赔偿,大约相当于51.5亿—64.4亿美元 。④
相比之下,苏联在占领区的拆卸规模,远大于美、英等国 。他们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管道设备、铁轨、电话机和交换机、汽车、室内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座工厂” 。苏联官方称,从苏占区拆迁企业676家;西方学者算上部分被拆迁的企业,这个数字能达到1367—2033家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