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制度的演变:蜕变最迅速的满清军事基干

八旗制度是由女真(满)民族所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 , 八旗的官制形式非常独特 , 其内部的大小官员既是军事统帅 , 又是行政长官 , 还负责掌管所有旗人的户籍乃至经济生活 。
八旗制度可以溯源到满族的氏族制阶段 。当时 , 满族在从事狩猎活动或军事行动时 , 通常采取以家族或村寨人口组成的“牛录”(意即“箭”)作为组织单位 。最初的“牛录”由每十人组成 , 公选一名牛录额真(意即“箭主”)作为队长 。努尔哈赤起兵后 , 将属下军民按牛录编制 , 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 。随着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各部 , 1601年 , 在他的指示下 , 正式成立了红、黄、蓝、白四旗 , 后又将四旗扩大为八旗 , 即由原来的正四旗各加镶边(黄、白、蓝旗镶红边 , 红旗镶白边) , 形成了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四旗(“镶”字也写做“厢”) 。关于八旗颜色的确定有多种说法 , 一说是依照“五行相克”说制订的——“两黄旗位正北 , 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 , 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 , 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 , 取水胜火 , 水色本黑 , 而旗以指麾六师 , 或夜行黑色难辩 , 故以蓝代之 。”据说八旗军行军、驻扎时的位置均按此规定执行 。
在组织方面 , 形成了牛录、甲喇、固山由小到大三级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规定 , 每5牛录设一名甲喇额真(意为“节主”) , 5甲喇之上设一名固山额真(旗主) , 每名固山额真左右设两名梅勒额真(翼主 , 可理解为旗主的副官) 。在八旗制度下 , 只有旗人没有族人 , 所有女真族人均按八种旗帜进行编户 , 全体旗人“出则为兵 , 入则为民” , 平时耕猎 , 战时出征 , 每旗可保证提供7500人的“常备军” 。八旗形成初期 , 实行战利品“论功行赏” , 军费由旗人分摊 。随着战争中掠获人口的大量增加 , 各旗包衣(家人、仆人)阶层人口日益膨胀 , 这些人属于各旗旗人的私有财产 , 在旗兵出征时也常常跟随主人一同作战 , 因此 , 八旗军队的实际数量要远远超出规定数字 。
清朝入关后 , 八旗职官名称在顺治年间又进行了较大调整 , 从固山额真到牛录额真均作以全新定名 , 如固山额真改名为都统 , 梅勒额真为副都统 , 甲喇额真为参领 , 牛录额真为佐领 。此次改称之后 , 八旗主要官职名称再未有改动 , 一直沿用至清终之时 。
随着后金的发展壮大 , 蒙古部族和大量汉人纷纷归附 。为加强管理 , 皇太极于1633年正式另编汉军为一旗 , 后经过数次增扩 , 到1642年 , 终于编成八旗汉军 。1634年 , 皇太极还把在他统治下的蒙古民族改编成了八旗蒙古 。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的建制类同 , 共同构成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 。实际上 , 八旗中的民族构成非常丰富 , 除满族外 , 还兼容了蒙古、朝鲜、锡伯、赫哲、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其他民族 。据记载 , 康熙年间 , 镶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的第十七佐领 , 是由先后来归的俄罗斯人编成的 。在满族的发展过程中 , 不仅有满族的汉化 , 同时也有大量蒙古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满族化 , 有研究表明 , 在清初时期民族融合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 , 老北京有一句谚语叫做“不分满汉、但问民旗”说的就是此事 。各旗委任都统时 , 一般不考虑担任都统时人的旗籍 , 满族可以担任蒙古、汉军八旗都统 , 汉军、蒙古八旗出身者也可以担任满洲八旗的都统 。到光绪朝以后 , 开始任用不在旗的汉族人士做都统 , 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北洋出身的将领都做过八旗都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