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生产习俗有哪些?水族生产习俗简介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区就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 。在农业生产中,水族农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俗 。从今天绿色农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 。积肥与施肥 。水族农民虽然也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显的弊端 。为了增加和多使用农家肥,水族农民仍普遍采取牛踩肥的办法来积肥 。他们在耕牛休闲的时候,将其圈养,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垫在圈内,适时加入垫圈土,让牛把粪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沤成肥料 。耙田工具 。耙田是为了耙碎田中的泥块,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松的生长土壤,且能均匀受水 。特殊的是,水族农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 。
“船耙”是长1米左右的木制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装有木齿或竹齿 。若用人拉耙,“船”内装土或石块来镇压;若牛拉耙,人则站在“船”内驾驭 。石耙就是一块长方形石条,条石两头钻孔穿绳牵引,条石底面有粗的刻纹 。石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灌溉 。水族地区灌溉得自然之利 。在高于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坝蓄水,然后开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头灌溉 。田高水低处,也使用筒车、翻车(龙骨车)等古老的提水装置 。水族地区广泛流行“活路头”生产习俗 。“活路头”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 。水族村寨里的重要农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头”开始干了,才能开始干 。
农时到来,“活路头”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一垄地,插几蔸秧,或割几把稻子,其他人再开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干这项农活 。这种习俗起码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二是“活路头”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们根据气候掌握农时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跟着他们干可获好收成 。水族在农业生产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 。“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 。过去,曾有缺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的 。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 。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 。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一天下来,几乎都有“快要累断了”的感觉 。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水族人民把自己生活的山山岭岭打扮得像凤凰一样 。
波光粼粼的梯田,花果累累的园林,层层叠叠的干栏木楼,堆绿砌翠的树木,欢快流淌的泉溪,就像凤凰光彩美丽的羽毛 。山乡美景,田园风光,泥土气息,自然的美、淳朴的情,与城市的繁华共同交响,演奏出伟大祖国的时代乐章 。
【水族的生产习俗有哪些?水族生产习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