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走后门”就成了戏谑之语,意思是私底下徇私舞弊,通融办理 。
“眼中钉”
人们常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 。提起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北宋真宗年间,当朝宰相是奸佞小人丁谓,此人不学无术,只知玩弄权术,贪赃枉法,整日与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 。他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老宰相寇准的注意,但是寇准并没有抓住丁谓的把柄,只好在暗中一直调查他 。丁谓自己也知道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发现 。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最终还是把寇准排挤出了京城汴京 。
丁谓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了当朝许多正直大臣的严厉抨击,就连民间的老百姓也十分痛恨这个赃官 。人们所创的民谣中便有:“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民谣中的“丁”当然就是指丁谓 。
于是,用来形容仇人的“眼中丁”逐渐流传开来 。后来,“丁”逐渐演变成“钉子”的“钉” 。
“两面派”
“两面派”,一般指那些善于伪装、口是心非的人 。那么,“两面派”这句俗语到底是怎样来的呢?其实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血泪史呢!
话说元朝末年,朝廷的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开始了逐鹿黄河的拉锯战,黄河沿线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因为两支军队打打杀杀、相互攻击,城池的易手是常事,不管是谁进城都得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标语表示欢迎 。当时河南怀庆府的人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来应付敌对的两支军队: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 。这样,不管是哪边人来了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贴上欢迎标语 。但是这个方法在最后惹出了大祸 。
有一年,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老百姓赶紧把标语换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字样,常遇春看到了这些标语很是高兴 。正当他高兴的时候,街上刮起了一阵风,很多家的标语都被刮掉了,当地老百姓的聪明方法暴露了 。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了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其实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 。
【三只手为何成了小偷的代称】
- 古今中国的地名为何爱用「阳」字?
- 揭秘:三国历史上未婚女住男家遭来的杀身之祸
- 曾国藩不提拔救命恩人被指薄情曾国藩为何跳江?
- 三国历史上吕布竟然曾派人劫持曹魏名将夏侯惇?
- 110万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武汉为何还是落入敌手
- 充满神秘色彩示巴女王的存在为何是一个迷
- 解读:千年流传的八大成语为何难倒无数中国人?
- 三角电饭锅怎么样三角电饭锅介绍【详解】
- 三星s4怎么开启usb调试模式三星s4开启usb调试模式方法【步骤】
- 云南商场楼层坍塌,已救出的三人均无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