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为何明朝官员戴乌纱清朝官员插花翎?

在有关明清两朝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中,人们看到,明朝的官员和清朝的官员除了服装不同,而且戴的帽子也不相同 。明朝官员头戴有两个翅子的乌纱帽,而清朝官员的红顶子的官帽上都要插上一束花翎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迥然不同的的装饰呢?
其实,明清两朝虽然都是坐镇北京,手握乾坤,掌控天下,但是这两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身为不同的民族,因此,各级官员的服饰也大不相同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主流 。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
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 。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 。明朝的官员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 。
清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 。顺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
清时薙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清代官帽与明朝的官帽绝然不同,清朝的官帽后面都要拖一束孔雀翎 。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也就人们常说的顶戴花翎 。那么,为什么明朝官员要头戴乌纱和清朝官员的顶戴花翎究竟有什么重要的表示呢?
先说说明朝的乌纱帽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
隋唐时期,朝廷官员和黎民百姓都戴乌纱帽,只是官员的乌纱帽上有玉饰的多少来区别官职大小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
到了北宋王朝,太祖赵匡胤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帝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
明朝开国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 。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 。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
头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以补子来区分官职 。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 。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 。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 。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正德十三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 。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 。”
再说说清朝的顶戴花翎 。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 。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 。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 。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