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上雍正和他的甄嬛们:甄嬛们死后出殡内幕( 二 )


二是大出殡,由殡宫到陵寝 。
我还是先讲讲皇帝的大出殡 。清帝的棺椁停留在殡宫,时间长短不一 。世祖2年2个月,圣祖近4个月,世宗1个月,高宗6个多月,仁宗6个月,宣宗10个半月,文宗1年,穆宗10个半月,德宗4个半月 。可以这样说,梓宫在殡宫停放时间越长,嗣帝去行礼上香的机会就越多,尽孝的次数也就越多 。可是,梓宫不能无限期地停留在殡宫,当陵寝工程完毕之后,钦天监就要择日选时,清廷就要安排出殡日期了 。数百里的送殡路程,恭送人员是十分辛苦的 。所以,世祖出殡时,王大臣引用古礼,阻止玄烨亲送宝宫,当时的孝庄文皇后也极力阻止,玄烨未能亲送宝宫至陵 。自世宗开始,清帝打破了这一制度,均能亲送梓宫至陵 。可是同治年间,咸丰帝出殡时,两宫太后接受了王大臣的奏请,以同治帝年幼为由,引用古礼,停止了同治帝亲送梓宫到东陵隆福寺,两宫太后及同治帝均在东直门外向咸丰梓宫辞行 。然而,光绪年间,穆宗帝后梓宫出殡,两宫太后却未接受王大臣的请求,年幼的光绪帝被迫亲送,备受劳顿之苦 。
关于卤簿,出殡时备有两种 。一为法驾卤簿,一为骑驾卤簿 。法驾卤簿使用于禁城内停棺之所,以及殡宫、芦殿、暂安处、陵寝大红门内、陵寝隆恩殿前,也就是灵驾停驻时,要设法驾卤簿 。骑驾卤簿设于送殡队伍的前方,有起自京城内的,也有设在第一站芦殿后的,总之,是灵驾在行走过程中的卤簿 。法驾卤簿在用后要交归陵寝大臣妥为保管,遇有大事时,在陵寝内使用 。骑驾卤簿在灵驾到后第2日的享奠礼后,随同楮钱与冠服一同焚化 。灵驾到东西陵,其梓宫并不马上就入葬地宫,要暂时安奉 。世祖宝宫安奉于陵寝内芦殿之中;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安奉于陵寝隆恩殿正中;文宗、穆宗安奉于隆福寺殡殿正中 。安奉时间长短不一,多者数年,少者仅几天,如高宗10天,仁宗7天,而穆宗梓宫则多达近5年的时间 。皇后棺椁停留在殡宫,时间长短也不一 。与皇帝一样,当陵寝工程完毕之后,钦天监就要择日选时,恭请朝廷安排出殡日期 。梓宫出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准备好32人小舆及80人大舆、128人大升舆 。然后要选用抬棺的夫役,从京畿选用 。由皇帝、太后到皇后,俱选用7920人为抬棺夫役 。这些年轻的夫役一旦被选中,要发给衣、鞋、帽,并给以银两 。
出殡时,由于恭送人员众多,身份又不同,要修有不同的道路 。梓宫所走路线为一条,人员众多,路宽而平坦 。皇帝走另一条路,称御路,凡御路所经,要提前平整道路,黄土铺垫,以备应用 。在梓宫启行后,皇帝从御路提前到芦殿等候,一旦灵驾到来,要跪迎;皇太后、皇后等女眷,要在灵驾起行后瞻望,俟灵驾走远,随后而行 。从京师到东西陵,一般分作5程,每程1个芦殿,日暮以后,停棺其中,凡遇雨也停驻在此,或临时扎搭罩棚 。芦殿,称黄布城、黄幔城、黄网城等 。灵驾到时,陈卤簿于门前,皇帝率王公大臣,跪于北门外,灵驾由北门进,奉灵驾于殿内正中,陈册宝于左右案上,行夕奠礼,早晨行朝奠礼后,皇帝跪送灵驾从芦殿南门启行 。灵驾所过地方,百里内文武大臣预先跪迎于路右百步外,候灵驾过,随至宿次,在黄幔城外行三跪九叩大礼,夕奠礼时,文官在正蓝旗末,武官在镶蓝旗末 。灵驾过门桥时,要派内大臣2人轮流祭酒,焚楮钱 。灵驾到东西陵,其梓宫和皇帝棺椁一样,要暂时安奉,再入葬地宫 。
三是大葬,梓宫葬入地宫 。
大葬是清帝后丧礼中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隆重的礼仪,称为永安大典 。届时,皇帝、后妃、王公百官要云集陵寝,按序排立 。奉安前1天,皇帝要率群臣行迁奠礼,然后,梓宫登小舆,皇帝亲引梓宫由殿之中阶降,循殿东行,接着,梓宫走陵寝中门,皇帝扶棺上方城前平台上,奉安梓宫于芦殿正中的龙上,设册宝于左右案上 。第2日,梓宫安奉地宫,由皇帝亲自扶棺下去,前面10名太监执灯引导,钦点之王大臣随同梓宫进入,敬视永安于石床之上,然后撤出龙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