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似乎是历史的铁律,古代帝王,尤其是开国之君无一例外会肃清政治环境,以巩固统治,很多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昔日股肱也很难全身而退,其中尤以明朝为甚,开国元勋几乎无一寿终正寝 。
作为排名第一的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为朱元璋建立下的功勋是最大的,他率领大军,将元朝宗室赶到了漠北塞外,其战绩在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有人能够企及 。而徐达的死,和他的战功一样,充满着传奇色彩 。他的死后世有诸多演绎: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为,徐达长了背疽,据说吃了蒸鹅会加重病情导致死亡,皇恩浩荡,钦赐蒸鹅一只,徐达含泪咽下,不久疽发身亡 。此即所谓的食鹅致死说,此说法一直被后世流传 。事实果真如此吗?
【明朝一代名将徐达的死亡之谜:是否为朱元璋所害】 《明史·徐达传》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 。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由此可见,徐达的确于洪武十八年(1385)死于背疽 。
依据文献纪录,该传闻出自明朝学者徐祯卿所着的笔记小说《翦胜野闻》,后为清朝赵翼名作《廿二史札记》所误用,遂广为流传 。近代学者片面相信野史,而不加以考证即采用,包括着名明史家吴晗 。按《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翦胜野闻》“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并不可靠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转述了这个故事,才说是“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虽然赵翼本人认为这是“传闻无稽之谈”,但“徐达吃蒸鹅而死”却从此成了一个表现朱元璋阴险毒辣的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
这条野史记载之所以不可信,主因有几点 。第一,徐达虽然功劳极大,并与李善长同样为朱元璋亲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从不结党亦不逾矩,他的子孙也未见因是皇亲国戚而骄傲蛮横、违法乱纪的行为,正史上更没有朱元璋猜忌徐达的纪录和动机 。第二,朱元璋从未使用过暗杀手法屠戮功臣,即使要暗杀,亦可派御医下手,不必使用这种人尽皆知的低劣的手段 。第三,徐达过世时,明朝仍与北方蒙古人对抗中,正需要武将来协助,且当时明太祖尚未展开屠杀武将的行动,相反,为了对抗胡惟庸残留的势力,朱元璋尚须笼络武将,没有必要在此时诛杀最忠心的徐达 。而且,蒸鹅造成背疽毒发毫无科学依据 。
背疽,在古代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得了之后往往致命,三国时的刘表、曹休、唐朝孟浩然、后唐李克用、南宋宗泽等名人就死于这个绝症 。那么,生了背疽吃蒸鹅,就一定会死吗?
按照民间的经验,羊肉、鹅、猪头肉、猪蹄是大家公认的“发物” 。其中羊肉性大热,经常外感寒热、体弱多病、病后初愈的人均不宜吃,否则易使旧病复发 。关于鹅,《本草纲目》中说:“鹅,气味俱厚,动风,发疮 。”看来传说中的“徐达之死”似乎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此,凡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热病等,鹅应以不食为妙 。
方舟子曾发表《从“徐达吃蒸鹅而死”说起》一文对这个着名的民间传说进行驳斥 。方舟子说,“疽最忌鹅”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所谓背疽,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背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 。在今天治疗起来并不困难,用抗菌素和动手术排出脓液,即可望痊愈 。而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根本不需要“忌口” 。
- 清官值多少钱?明朝海瑞至少值325万人民币/年
- 为啥北宋灭亡后能建立南宋长存而明朝却不行
- 丁岙杨梅,温州特产丁岙杨梅
- 明朝宫妃化妆品一年花多少银子?
- 东林党是毁灭明朝的第一元凶:首鼠两端拥立福王
- 明朝的太监学校:有文化的太监很抢手
- 最早看清日本嘴脸的皇帝:非明朝朱元璋莫属
- 明朝那些浑浑噩噩的皇帝:明朝皇帝为何大多无所作为
- 不止文字怀念明朝是文字狱:文字不通也会入罪
- 霍去病死因之谜?汉代名将霍去病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