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舞蹈黎族的打柴舞为何又叫竹竿舞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 。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外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三亚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每当黎族的三月三,或是庆丰收时,人们便聚会于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分成两队,一队持竿打柴,有坐、蹲、站三种,一队跳竹竿,持竿一队把竹竿有节奏地打击,跳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跳跃,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唱出“嘿!呵嘿!”这种舞蹈现在称“竹竿舞”,又称“打柴舞” 。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时场地上平放两根相距2-3米的长木杆,上面再横放上4-5对细木杆,相应人数的妇女在长杆两边对面跪坐,两手握住细木杆的两端,在统一的节奏中,合击双手中的杆,或用它即击地面上的长杆,发出规律的声响 。过去,舞者均为男子,在细木杆开合的间隙,合着节拍,避开夹击,轻盈起舞,还边跳过模仿青蛙、猴子的动态,趣味横生 。舞至高潮,妇女们起身,木杆也随之横于空间,舞者依然不受夹击,轻松地腾越而过,惊险美妙 。
如今女子也进场与男子同舞,更为别致 。而且木杆也多改用竹竿,使音响更为动听,并搬上舞台演出 。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 。
【黎族舞蹈黎族的打柴舞为何又叫竹竿舞】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 。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 。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 。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
黎族民间打柴舞的来源
黎族面积打柴舞来源于黎族丧葬活动 。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 。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 。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 。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 。
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 。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 。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 。“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这是目前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 。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份,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着名的舞种 。
新中国成立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获得金银奖 。
经加工、改编后,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变为竹竿,故又取名为“竹竿舞” 。今天舞台或运动场所见的均为跳竹竿的形式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