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是哪天二月二quo;龙抬头quo;习俗和禁忌

【龙抬头是哪天二月二quo;龙抬头quo;习俗和禁忌】导读
“二月二,炒豆豆,乡里来咧个老舅舅,老舅舅要豆豆,么豆豆,一棒打着门背后 。”多么熟悉的歌谣,现在知道的还有几个,刚过完燎疳节,现在又是二月二了,么有理头的注意了 。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 。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
“二月二”为撒“龙抬头”
为什么要“二月二”龙才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 。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
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蛰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 。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 。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
二月二习俗
剃龙头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
这一习俗的形成还有另一个原因,旧俗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因为有这样的禁忌,民间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今天在北方仍是如此 。
吃龙食
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有关 。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
炒豆豆
相传武则天夺唐室江山以后,改国号为周,自称周武皇帝 。天上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们怨声载道,不禁失声痛哭 。司管天河的 玉龙不忍百姓遭难,喝足天河水,喷洒人间,拯救万民 。玉帝得知此事,将玉龙打下了凡界,压在山下,并立石碑一通,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为救玉龙,想尽了办法 。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玉米和黄豆都是金黄闪亮,很像金豆 。如将豆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各家各户都炒了许多玉米和黄豆,有的供到院里,有的端到玉龙身边 。镇压玉龙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这天,太白金星发现天下金黄一片,以为金豆开花了,便收了拂尘 。玉龙这才腾空而起,回到了天上 。此时,正是春雨贵似油的季节,玉龙不顾玉帝禁令,又"哗哗"下起雨来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