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人为何会把夫妻之事称为周公之礼?】“成之以礼得幸福、成之非礼得不幸”,这不是道德律,而是价值律 。
人们会把夫妻之事戏称“周公之礼”,其来有自 。须知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从古及今,便是性教育,一则需要养成正常的伦理,二则需要养成优美的感情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远古洪荒时代,人民野生土长,女不知有夫,子不知有父 。男女成年,性生活与生育不可避免;而以一种礼制的形式来规范性生活,确定其权利与责任,生儿育女,男有妇,女有夫,子子孙孙知父知母,脱离远古洪荒梦寐野蛮,这能不说是一件极大极大的功德,也是觉悟的先民最重要的一件事业 。
周公乃彼时这个民族文化和一切自然法的集大成者 。周公制礼,最主要制的便是“风化”,就是这个“性关系”礼 。其实“风化”一词的本意,很直接,就是以性关系性生活来训化教育人民,而不是后来说的那么蕴藉 。今人更诧异的是,性生活如何还能化育人民呢?
“周公制礼”,所制之礼便是后世被推崇普及的礼教,即圣人制度 。《礼记》所载诸种礼制,乃是围绕此婚姻制度为核心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以及诸种维护此婚姻制度的礼仪法度 。我们可以看到随之确立的其实是家庭制度,和个人、家庭对国家的依附关系 。有礼成婚姻,而后才算有婚姻制度 。与这婚姻制度配套的社会制度成长起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确定了雏形,以人伦为道德基石的传统中华文明也随之自我发展、成熟起来 。这当然是人类史的文明飞跃 。
周公之礼的核心就是建立被约束的“性关系”和性道德,将“性关系”以男婚女嫁的婚姻形式立法规范,而不是随机野合,上不知君父羞耻,下不知家庭父母 。夫妇为人伦之本,乃天地间人类生命所自出者 。以“周公之礼”来喻夫妇人道,大义自在其中 。而男婚女嫁、男娶女嫁这种家庭婚姻制度的确立,实在不是天然自然发生,实是远古圣人的创设,至周公而集其大成,遂得以凝固其形式而在全社会做普遍的推广 。
如此“风化”,便是以性关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道路伦理规范教育人民,性关系不再是含蓄蕴藉的“阴阳调和”、“天地交泰”的虚无缥缈之说,还其实是“名教”的核心价值所在 。《诗经》之《风》部,其主旨便类似于“性生活考察报告及指南”,或可称为中国的“爱经” 。“风俗”便指各地嫁娶习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自然法 。不过久而久之,人们忘记了“性生活”乃是礼教的基本点,反而将其他的听起来更高尚的忠孝节义之类,作为“礼法礼教”的核心价值观 。同时,固定不变的男娶女嫁也客观上造成了女子地位逐渐低落的现实,《鄘风?蝃蝀》诗中所谓“蝃蝀在东,莫之敢指”的怨叹,便也不无理由 。
周公之礼教就是以人的性生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伦理制度 。《国风》,就是各国以性生活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教育大法 。在周时,《诗经》是被雕刻在玉版上,传赐天下,以行风化之教 。此谓“诗教”,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高妙最伟大的传统之一 。中国古语云:“法不外乎人情” 。诗教其中,既有事务性的技术提醒,也有人情心理的精微经验,将外在的伦理道德,内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审美的精神 。
- 端午节吃粽子为纪念屈原腊八节喝腊八粥又是为何
- 管仲如何成为齐桓公的手下?鲍叔牙为何力荐管仲
- 皇帝命短,皇后命长:解密200年东汉为何多幼帝?
- 解密三国:刘备建蜀汉竟是因其富贵相?
- 尽忠还是精忠:解密岳飞背后刺字之谜
- 揭秘清朝吉祥鸟为何是乌鸦而不是凤凰?
- 唐史秘闻:貌美的杨贵妃为何没能成为皇后
- 短命皇帝唐哀帝为何16岁就被朱温逼迫退位
- 解密:清朝的奴才地位为何会高过同朝的臣子
- 解密:奸臣秦桧为何自评自己立下万世不易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