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起源于何时:那些动人的诗歌与传说( 二 )


在宋代之前,有些食品或有汤圆之名,而无汤圆之实;或有汤圆之形,而无汤圆之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汤圆 。
宋代以来,“汤圆”已有其实,但名字却很多变,或作“团子”,或作“圆子”,或作“糖圆”,或作“团员”,还有“粉果”、“浮子”、“浮圆”等名,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差不多的 。
汤圆这么好吃,当然不可无诗 。宋代人也写了一些咏汤圆的诗 。比如女诗人朱淑真有一首《圆子》:
轻圆绝胜鸡头肉,
滑腻偏宜蟹眼汤 。
纵有风流无处说,
已输汤饼试何郎 。
所谓“鸡头肉”者,形容其嫩也 。玄宗赞贵妃之乳为“新剥鸡头肉” 。而“汤饼何郎”之说,则是钟繇发明的一个典故 。钟繇喜欢《左传》,讨厌《公羊传》,称《左传》相当于“大官厨”,而《公羊》为“卖饼家” 。何休作《春秋公羊传解诂》,此即所谓“汤饼何郎” 。朱淑真以汤圆轻圆滑腻,非常风流,却还比不上何休为“卖饼家”的《公羊传》作注解,在比喻自己忧伤的身世 。
如果觉得朱淑真这首太凄苦了,那么还有周必大的一首《元宵煮浮圆子》: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
汤官寻归味,灶婢诧新功 。
星烂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
这首就很温暖了呢~
【汤圆起源于何时:那些动人的诗歌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