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 。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 。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 。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 。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1],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 。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
《永乐大典》修书过程中,对收录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方式,保持书籍原始内容 。但据专家表示,《永乐大典》有不少错漏,并非如人所誉“不曾擅减片语”,谢保成即指出《永乐大典》卷一九六三七“目”字韵下“医目”条引《林唐语》,原文出自《因话录》卷六《羽部》,《永乐大典》随意删改此文的情况非常严重,连“善医者沈师象”也讹作“喜医者沉大师象” 。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皆为嘉靖年间的抄本 。明世宗十分喜欢《永乐大典》,经常随身携带,翻阅查找验方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下令抄写了一部 。隆庆初告成,原本归还南京 。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宬 。这套书到乾隆年间存有8,000册,因此有人怀疑当时并未抄完 。对于原书的去向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历史学界有多种猜测 。顾炎武《日知录》断定大典“全部皆佚” 。另一个猜测是,原书已给嘉靖皇帝殉葬 。嘉靖驾崩后没有马上入葬而是等了很久,当时抄本正在进行中,有人认为是在等抄写工作结束 。而最后嘉靖的抄本只有8,000册,让人怀疑可能是急于下葬而没有抄完 。若果真如此,嘉靖入葬的永陵经遥感探测已证实内部全部积水,那么《永乐大典》的原书已经无法再让后人看到了 。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 。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 。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385种收入《四库全书》,以为“菁华已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了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 。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 。[11]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 。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 。
现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161册,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还藏有40册,英国各地包括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等存有51册,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等存有5册,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和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亦有搜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则存有62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