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舞蹈简介哈萨克族的卡拉角勒哈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居住区 。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 。哈萨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支翅膀” 。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 。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 。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间舞蹈和同名乐曲 。
卡拉角勒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关于它的来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 。小伙子历尽种种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 。当他骑着黑走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祝贺 。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 。从此,以骑马为题材的,表现草原上骏马奔驰时矫健姿态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 。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 。
【哈萨克族舞蹈简介哈萨克族的卡拉角勒哈】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吊花”等 。男女的这些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内容,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幽默诙谐的面部表情融为一体,并根据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 。表演者时常把劳动和生活中具有浓厚特色的各种动态揉进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衍化出诸如“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拉面舞”等舞蹈 。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欢乐的大型集会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毡房里进行表演 。可以由一人单独跳,也可以双人对跳或多人集体表演 。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异 。视当时的气氛和环境,有轻松愉快的表演,有刚强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从而得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哈萨克族人在放牧、劳动之余,常常伴着冬布拉的琴声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欢舞达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