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 。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 。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 。这岂是懂得爱财?划算吗?”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不要去做那些贪赃枉法将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事情 。
唐太宗并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而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而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君子爱财但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 。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如果有非分之想,贪得无厌,那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私利的角度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 。
为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名宰相叫做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 。但他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这样他才能长久吃到鱼 。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 。”
《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婪之人败坏族类 。此话诚然不错 。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 。
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自己:“君贪则丧国,臣贪则亡身 。”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 。“贪者败类”,贪者一人,却会贻害很多人 。如果从大处讲,君主贪婪必定导致国家灭亡;如果从小处来说,官员贪婪必定导致身败名裂,更会殃及家庭、家族 。
接着,唐太宗又讲了两个故事 。
第一个故事载于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说的是战国时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国,却苦于不知道到蜀国的路怎么走 。于是想出一条计策,命人雕刻5头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挂着黄金 。蜀国的人见了,以为牛拉屎能拉出黄金 。蜀国国王贪图黄金,便派出5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 。这样一来,就开辟了一条由秦国到蜀国的通道,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 。秦国的军队随后而至,攻打蜀国,蜀国很快就灭亡了 。
第二个故事载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说的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征集民间牛车3万辆用来租赁生利 。每辆车的租金原先为1000钱,田延年用欺诈手法增加至2000钱,共得6000万,并将其中一半即3000万钱私自吞没 。他在做这件事情时,他的冤家对头眼睛正盯着他,在秘密搜集他违法乱纪的材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冤家对头的掌握之中 。于是田延年贪污3000万钱的事很快被揭发了出来 。大将军霍光说:“先把他关到牢里,然后交由大臣们公议处置他的办法 。”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受到惩处,说道:“我有何面目入牢狱!”于是自杀身亡 。
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感慨颇深,叹息着说:“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现今我要以蜀王为借鉴,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 。”
【解密:唐太宗是如何给群臣上反腐课的?】 以上两则故事并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史书记载的真实事件 。唐太宗用历史上的这两件事,有力地印证了君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 。大臣们听了,当场惊出一身冷汗,定当深长思之,信服唐太宗所说的道理 。
唐太宗在给大臣们“上反腐课”的时候,既以教育者自居,又将自己置于受教育者的地位 。他说,不仅官员们不能有贪欲,作为一国之君,他自己也不能有贪欲;不但官员们要吸取田延年因贪而败亡的教训,他自己也要吸取蜀王因贪而亡国的教训 。他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告诫大臣们的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位皇帝能够这样做,实属难能可贵,也是罕见的 。
- 最大牌的王羲之粉丝唐太宗: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 明朝忠臣史可法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好事?
- 按照正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的?
- 南梁萧衍的妃子:中国古代第一位整容的皇后是谁?
- 司马光的家风:反对变法不见得就是坏人
- 三国西陵之战的过程简介西陵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 西陵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西陵之战
- 揭秘:谁才是蒙古骑兵的真正对手且看战术的应用!
- 刘邦被困的白登之围时双方的首领分别是谁
- 封神英雄榜石矶娘娘是谁她的原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