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古代农民起义很多竟然只因为这个?

三妻四妾,是我们现代人对古代婚姻观的固定认识,也因为这一点,成为了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重要依据 。其实,在古代,平民纳妾没那么容易,也是有条件限制的 。
历朝历代并不提倡平民纳妾,娶妾其实是对王公贵族的一种福利 。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人们以风流自命,纳“小星”,富人纳侧室,娶“外宅”,收“通房丫头”,乃至姨太太成群,都是司空见惯之事 。辜鸿铭留过洋,娶过妾,研究的是中国的经典,不过他的这个讲法其实大谬不然,只能骗骗洋鬼子 。事实上,一夫多妻制从西周以来就没有市场,他把中国的妻妾制度当成是一夫多妻制,简直是大错特错 。性学专家潘光旦就曾说:“一夫一妻在中国也有天经地义的地位 。不过因为同时承认妾的制度,此种天经地义的禁锢的力量并没西洋的那般大 。……中国的婚姻是始终以一夫一妻为骨干的;一夫一妻是常经,妾制是权变 。”妾的地位到底如何?我们不妨先看看韩非子讲的笑话,虽然他是个严肃的人,而且口吃,不过偶尔讲起笑话来,杀伤力还是挺强的 。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 。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这个故事是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妻子求神明保佑,许下心愿:让我凭空得到一百束布匹吧 。他的丈夫就很不满了,抱怨道:这也太少了吧 。妻子说道:如果更多一点,你就会去买妾了 。故事里头描写的显然是一对平民夫妻,可是他们居然商量着买妾进门,这意味着,在市场上妾的价格不高,当然可能要比一百束布匹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里去 。《孟子》中所说“齐人有一妾”的故事中,那“齐人”是个乞丐,但他也有妾 。妾的价格如此低廉会造成的一个问题很快引起政治家的关注,西汉的《盐铁论》就记载了一位贤良的看法——“古者夫妇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 。及后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 。今诸侯百数,卿大夫十数,中者侍御,富者盈室 。是以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 。”也就是说,古代流行的是一夫一妻制,除了王公贵族,平民纳妾是不提倡的,不过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到了西汉,更没有人把这个当回事了 。现在则被提升到“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的阴阳不协的政治高度上 。事实上,历朝历代并不提倡平民纳妾,而且还有所限制,这点倒是可以从《明会典·律例四》中得到旁证:“民年四十以上无子听之 。”也就是说,老百姓纳妾需要满足两项条件:一是四十岁以上;二是没有孩子 。由此可知,政府对平民纳妾是有限制的 。
准确地说,娶妾其实是作为对王公贵族的一种酬佣,一种福利,所以《白虎通义·嫁娶》更明确地指出:“卿大夫一妻二妾者何?尊贤重继嗣也 。不备侄娣(指不能像天子和诸侯那样有‘侄娣从嫁’)者何?北面之臣贱,势不足尽人骨肉之亲 。……士一妻一妾何?下卿大夫礼也 。”不过既然“富者盈室”,老百姓当然不服气,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应该说,有部分原因是老百姓为了争取自己的性权利而做的斗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信,看看其理论指导书《太平经》就知道了,上面就特意提到“一男二女法”:太皇天上平气将到,当纯法天 。故令一男者当得二女,以象阴阳 。阳数奇,阴数偶也 。乃太和之气到也 。……故使一男二女也 。一男两女,这就不是一夫一妻制了,而是一夫多妻制,而且上升到阴阳天人感应的政治高度 。书中还提到王者可得到更多的女子,每州一个,以应九州之数 。
【三妻四妾古代农民起义很多竟然只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