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
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丝毫不得混用,比如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不能用红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的便服 。
作为间色的紫色本来是卑贱之色,《释名·释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偏偏喜欢紫色 。
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于当时5匹生绢也买不到一匹紫色布 。
齐桓公看到这种现象十分担心,于是管仲劝他不要再穿紫衣,“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
然而,齐桓公始创的这个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南北朝时期创立了五等官服制度:朱、紫、绯(深红色)、绿、青 。以唐代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 。
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一个叫傅游艺的官员擅长拍马屁,一年之间自青而绿而朱而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 。而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被贬官后的诗人只有穿“青衫”的资格 。
“朱”是正色,“红”是间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红”取代了“朱”,由“大红”而“大紫”,比喻官位升迁,“红得发紫”也是同样意思 。
【中国古代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紫色曾是卑贱之色】
- 揭秘古代最强悍的特种部队:中国特种兵前世今生
- 山西最有名十大土特产平遥牛肉上榜,第二是中国传统名酒
- 世界十大著名神庙,卡纳克神庙上榜,第一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中国申遗时间最早的十大非遗,昆曲上榜,第二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
- 牛油果什么颜色是熟了 熟牛油果切开什么颜色
- 未成年勿入 世界上最污春交画图合集,古代世界各国春画
- 古代五刑之一 古代打板子即杖刑或笞刑,扒下裤子打屁股
- 转折点 19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这6件大事一定要知道
- 古代人也说脏话,骂人比现在人骂的顺溜多了
- 盘点日本古代奇葩发型,有趣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