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的来历:七夕为什么又叫乞巧节?】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
- 中国古代的皇陵历史:皇陵为什么称为地下星空?
- 古代人怎么过七夕节?古代男女怎么过七夕的
- 佛祖为何成宗教信仰?佛教是如何宣传信仰的
-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 新网站不收录及无排名的原因
- 麻将里的中国传统文化:麻将数字里暗含什么玄机
- 大年三十的守岁待年:趣谈春节习俗的由来
- 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孙中山与植树节的故事简介
- 壮族男女的恋爱方式是啥?其中有何传统习俗
- 唐顺宗李诵的皇后是谁?唐顺宗李诵后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