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侠小说之外的天地会真相究竟什么样?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已然成为武侠小说中的经典,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只要是以清朝为历史背景的无一例外都会写到反清复明 。这或许与其家世有关 。金庸先生的祖上查嗣庭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雍正四年查嗣庭在江西做乡试主考官的时候取《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题目,因为题目中的“维”字和“止”字正好是“雍正”两个字去掉头上的笔画,于是被曲解为“雍正砍头”,要知道清初的时候大兴文字狱,文人附庸风雅写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都要被株连九族的 。查嗣庭的结局可想而知 。
偏爱写反清复明的金庸先生在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写到一个组织“红花会”,这是金庸先生自己的杜撰,而红花会的现实原型就是金庸先生在他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里写到的“天地会”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满人夺取了天下,天地会是明末清初民间的秘密结社之一,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得名“天地会” 。天地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存在时间最长的帮派组织,几乎贯穿整个清朝历史,在当下依然存在 。天地会别名叫“洪门”,汉的繁体字(“漢”)去除右半边中的笔画“中土”就是“洪”字,所以洪门的意思是汉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孙中山先生在其《孙文学说》中讲到“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 。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兴虏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 。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变残废殆尽 。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的宗旨,结成团体,以待后有起者可藉为资助也 。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 。然其事必当极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觉也 。夫政府之爪牙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为士绅,故凡所谓士大夫之类,皆所当忌而须严为杜绝者,然后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潜滋暗长于异族专制政府之下 。以此条件而立会,将以何道而后可?必也以能全群众心理之事迹,而传民族国家之思想 。故洪门之拜会,则以演戏为之,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观听也 。其传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复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闻而生厌远而避之者也 。其固结团体,则以博爱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顾,患难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无家游子之需要也 。而终乃传以民族主义,以期达其反清复明之目的焉 。”
但孙文先生写着写着就跑偏了,并没有将洪门的起源说明白 。事实上也说不明白,关于洪门的起源历来就是一个糊涂账,说法不一且没有定论 。关于洪门的起源时间目前在学术界也没有定论,有说起源于康熙年间有说起源于雍正或乾隆年间 。秦宝琦先生在其《评天地会起源康熙说》一文中提到关于天地会的起源有一个很扯淡的传说:“康熙年间西鲁国入侵中原,守将无力抵御,向清廷告急求救 。清廷文臣武将,俱无退敌之策 。康熙遂发布榜文,征集能抵御西鲁的勇士 。福建莆田少林寺僧闻讯,连夜赶至京师,奏请往征西鲁 。他们未用清廷一兵一卒,一举打败西鲁,得胜而归 。众僧不肯为官,亦不愿受赏,仍归少林寺清修 。后因叛徒马二福向丞相陈文耀诬告众僧图谋造反,清廷遂派人以烧香为名,将少林寺焚毁 。僧众大多惨死,仅余蔡德忠等五僧,在神将帮助下,逃至广东惠州府长林寺,遇万云龙及军师陈近南、小主朱洪竹等,歃血结盟 。”但这只是天地会内部流传的一个传说,完全没什么根据,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个西鲁国的存在,莆田少林寺确实被大火烧过,但那是厨房和尚不小心造成的,和康熙没有半毛钱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