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迷信数字7:或与女娲在第7天造人有关( 二 )


进一步分析,七夕节的原始意义应与人类生殖繁衍祈愿有关 。汉魏时起,女子便有在七夕节这天晚上乞子、乞姻缘的风俗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时女子在七月七日:“守夜者咸怀私愿” 。
人死后第7天要祭奠“做七”
——“7”与“死”产生关联?
在古代丧俗中,数字“7”同样十分神秘 。至今,民间在亲人亡故后都有“做七”的风俗 。所谓“做七”,就是在人死后,从第7天起,亲属每隔7天设斋会祭奠一次,前后7次,“七七四十九天”结束 。
民俗学上的解释认为,这与“转世”传说有关 。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死后7天就会转生,每7天为一期,期满后会再降生,所以死后第7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 。若第一期后未得生缘,则要再等一期,如此这般,7期为限,49天后除灵 。还有一种迷信说法是,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每过7天要过一道关口 。为亡者“做七”,实是为了护卫其顺利到达阴间,免做孤魂野鬼 。在第5个“七日”,亡者最受累,所以又以“做五七”最为隆重 。
从“做七”的丧俗中可以发现,这里的数字“7”充满了悲情,与“人日”、“七夕”中的数字“7”所关联的“生”、喜庆的气氛刚好相反 。
古代早期,“7”在丧俗中的身份很尊贵 。《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说法:“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而其他人死后则不能使用这种礼仪 。为什么天子的丧礼规定7天停放灵柩,7月下葬?时人认为,“7”是“王者”的代表 。古代帝王祭祀先祖一般设“七庙”,即《礼记·王制》所谓:“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也从侧面折射出先秦帝王家对“7”的敬重 。
新石器时代随葬品中发现“7孔刀”
——“7”与北斗七星崇拜有关?
古人对数字“7”的迷信,在现代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了证实 。在已考古发掘出的多座早期古墓中,不时会从墓主人的随葬品中发现玉刀或石刀 。奇怪的是,在这些刀的刀背上都打磨有7个圆孔,因此被称为“7孔刀” 。
经测定,凡发现“7孔刀”的墓葬年代,一般都在距今3000年以前,远者在6000年以上 。1956年曾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期墓葬中发掘出了12把“7孔刀” 。其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和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中均出土有“7孔刀” 。
值得注意是,这些“7孔刀”均非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出土的同时代的实用石刀都是无孔或是单孔、双孔,而无7孔的 。由此可以看出,“7孔刀”是作为某种有象征意义的物品随葬墓主人的 。
有专家分析,这里的“7”与死亡概念有关,是古人迷信“7”的反映 。有人认为,在刀上打7个孔,缘于对北斗星的崇拜 。北斗星由7颗星组成,连起来看如舀酒的斗,因处天际正北方故名,被古代天文学家划为“紫薇垣” 。古人常以星象变化来预测人事吉凶,认为“紫薇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帝王死后会“升天”于此 。明朝帝王死后其尸体被侧摆成七星状,便是北斗七星崇拜观念的反映 。
然而,北斗星崇拜观念在新石器时代有吗?而且,为何7孔刀上的7个孔多直线排列而并非北斗7星的造型?“7孔刀”之谜,至今未解 。
楼兰“古墓沟”惊现“7道圈”墓群
——“7”具有某种神秘意义?
比“7孔刀”更神秘的还有“太阳墓” 。
1979年在中国新疆楼兰古城西北面发现了一处3800年前的古墓群,后被命名为“古墓沟”墓葬群 。这些墓葬中,有6座古墓所发现的现象,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据已正式出版的考古报告,这6座墓每座墓都用胡杨木柱围成,每座墓围栏的圈数刚好都是7圈;在围栏的四周,还安插有呈放射状排列的木桩 。围栏和木桩,组成了“光芒四射”的图案,考古人员干脆称之为“太阳墓” 。在太阳墓中埋葬的全是男性,有一具未腐男性尸体(木乃伊)头上所戴的毡帽上,还有用红色绒线排列成的装饰,所排列线条数也刚好是7条 。